[实用新型]辊压机输入轴与减速机的轴联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28747.4 | 申请日: | 2015-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7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丁青鹏;石利军;龚亮亮;郭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1/04 | 分类号: | F16D1/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辊压机 输入 减速 联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辊压机输入轴与减速机的 轴联接结构。
背景技术
辊压机减速机具有空间小、节能降耗、传递扭矩大等优点,已经被广泛运 用于粉磨设备中,辊压机减速机与辊压机之间的传递联接一般采用锁紧盘联接, 即辊压机减速机输出部位采用空心轴,辊压机采用实心轴,实心轴插入空心轴 中,用锁紧盘收缩锁紧,增加轴孔与轴之间的压强,从而传递扭矩,驱动辊压 机。
如上说述,对于传统输出结构的辊压机减速机,我们可知空心轴轴孔与辊 压机轴头之间的配合尺寸,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安装、拆卸过程中经常会出 现如下情况:
1、两者之间配合尺寸出现超差,间隙过小:实心轴无法安装到空心轴中, 若强行安装,就会对轴与轴孔之间造成损伤;
2、配合间隙过大:锁紧盘虽然按照额定扭矩安装好了,但是空心轴轴孔与 实心轴轴头之间无法达到足够的压强,在这种情况下高负荷工作时,减速机空 心轴与实心轴轴头的配合可能会产生相对转动,会严重损伤两根轴,并可能造 成胶合及产生扭向裂纹,造成重大损失。
3、在减速机正常运行一些年后,我们对其进行拆卸,发现实心轴已经与空 心轴胶合在一起,相互嵌入,打开锁紧盘,空心轴无法回复原位尺寸,致使两 者之间无法拆开,当我们强行拆开时,发现两者已经损伤严重,无法继续使用。
由上可知,传统结构形式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且浪费设备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辊压机输入轴 与减速机的轴联接结构,方便了减速机的拆、装,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设备 的综合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辊压机输入轴与减 速机的轴联接结构,所述减速机具有供辊压机输入轴插入的空心轴,所述辊压 机输入轴为一实心轴,所述空心轴外设有紧固空心轴和实心轴的锁紧盘,所述 空心轴的外端面沿径向开设有两条缝隙,两条缝隙成轴对称分布,缝隙的末端 开设有止裂孔。
进一步地,所述缝隙的宽度为2~3mm。
进一步地,所述止裂孔的直径为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2、安装、拆卸便捷、工作效率提高;
3、便于压紧,产生足够的压强,更容易锁紧在轴上;
4、保护刚性联接的轴与孔,增强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减速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K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速机,2.辊压机,3.锁紧盘,4.缝隙,5.止裂孔,11.空心轴, 21.实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 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 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一种辊压机输入轴与减速机的轴联接结构,减速机1具有 供辊压机2输入轴插入的空心轴11,辊压机2输入轴为一实心轴21,空心轴11 外设有紧固空心轴11和实心轴21的锁紧盘3,空心轴11的外端面沿径向开设 有两条缝隙4,两条缝隙4成轴对称分布,缝隙的宽度为2~3mm,缝隙4的末 端开设有止裂孔5,止裂孔5的直径为6mm。
在安装时,空心轴11有两条缝隙4,会产生轻微的“开口”,两者配合间隙 增大,实心轴21便于安装进去,按图1形式安装锁紧盘3,由于“开口”现象, 锁紧盘3更容易锁紧达到额定力矩,空心轴11抱紧实心轴21传递力矩。
当拆卸时,松开锁紧盘3,空心轴11也会产生轻微的“开口”,增大两者之 间的间隙,在外力作用下会很容易拆卸,且降低了因刚性联接,而产生的损坏。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 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 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 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8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控制阀及相关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滑动轴承油盘供油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