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抽油机井测井的抽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8655.6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赖晓虎;郭宣铭;孙保平;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抽油机 测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井下装备,属于油田产出井产液剖面测试装 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抽油机井产液剖面测量时使用的抽 汲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的中后期开发阶段后,油井主要以抽油机井为 主,通过对抽油机井进行产液剖面测量并获取相关数据,同时基于测 量数据对抽油机井的开发制定合理的方案、增产措施及工作制度,为 油田的精细、高效地开发分析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依据。
现有抽油机井的产液剖面测井技术及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环空分层测试技术:从油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下放仪器,缺 陷在于仪器下放上提难度很大,易出现遇卡或遇阻,也容易造成集流 伞损坏,测井成功率低;
2、临时气举分层测试技术:临时采用气举采油方法从油管下放 仪器进行测井,缺陷在于实施较为复杂、录取资料与实际不太吻合, 且需井下作业;
3、机械法分层测试技术:采用下封隔器进行分层卡堵,逐层测量, 缺陷在于作业工作量大,成本较高;
4、双油管技术:采用一根管抽油,一根管测试进行,缺陷在于 测井成本较高;
5、抽测技术:首先将原管柱起出后,从套管中下放入仪器,再 下放抽油泵后进行测试,起出管柱再起出仪器后,恢复原管柱,该技 术缺陷在于实施步骤复杂,且需井下作业,测井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 于抽油机井产液剖面测井时使用的抽汲装置,以实现将该装置随管柱 下放至设计位置后,依次座封封隔器、锚定防顶卡瓦、管柱脱节,利 用通井机带动管柱上下往复运动模拟磕头机井进行抽汲,待油层抽活 后,从管柱内下入小直径流量含水测井仪器至生产层段,进行分层测 试,从而克服现有抽油机井的产液剖面测井技术成功率低、仪器要求 小、成本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抽油机井测井的抽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泵体和 变径活塞体,其中所述泵体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管的接头,泵体之 上开设配置有单流阀的进液口及出液口,所述变径活塞体设置于泵体 之内,变径活塞体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管和测井仪的接箍。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具有测试时间短、作业费用低、操作安全可靠、资料准确、 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2、实现了小直径测试仪器过抽汲泵柱塞的不停抽测试工艺,解 决了无法采用环空测试的油井的产液剖面测试;
3、解决了低产液井或低渗透油层的产液剖面测试,可根据现场 测试资料录取的需要,改变测试抽汲泵的工作制度,采用大排量抽汲, 增大生产压差,启动低产液层;
4、能解决低斜度井(斜度小于38度)的找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抽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接箍;2、变径活塞体;3、泵体;4、接头; 5、进液口;6、出液口。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抽汲装置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1、地面输油管;102、封隔器;103、抽汲装 置;104、油管喇叭口;105、第一油层;106、第二油层;107、管柱; 108、测井仪器;109、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及原理,以下将结合 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视为对本实用 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抽油机井产液剖面测量时 使用的抽汲装置,包括有泵体3和变径活塞体2,其中:
泵体3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管的接头4,泵体3之上开设配置 有单流阀的进液口5及出液口6;
变径活塞体2设置于泵体3之内,变径活塞体2上端设置有用于 连接油管和测井仪的接箍1。
参照图2,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抽汲装置进行测井时,具体 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抽汲装置103的接箍1连接油管管柱107和测井仪器 108,接头4连接油管喇叭口104,完成抽汲装置103同油管的连接 安装;
步骤二:将连接安装好的抽汲装置103随管柱107下放至预定的 深度后坐封封隔器102,其中坐封时先上提管柱107至一定高度,再 缓慢下放管柱107,加压50—60K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8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配水器智能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层囊袋式封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