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臭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8443.8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9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霞;吕铝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铝淼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臭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臭垃 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箱就是装放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 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现有的垃圾箱内 垃圾堆放时间过长时由于空气不流通等问题容易导致垃圾箱发 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臭垃圾桶, 具有良好的防臭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防臭 垃圾桶,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中设有将筒体分成上 筒体和下筒体的滤水板,所述上筒体内侧周向设有用于放置吸附 炭和干燥剂的槽体,所述槽体上设有透气罩,所述下筒体内在滤 水板下方设有可活动的用于收集上筒体中的废水的集水槽,所述 上筒体上设有与电源装置相连接的排风扇,所述上筒体顶部设有 自动门组件,所述下筒体底部设有滑轨,集水槽可活动设置于滑 轨上,下筒体外侧铰接设置有供集水槽进出的活动门,集水槽上 设有一端延伸至下筒体外部的拉杆。
在上述的防臭垃圾桶中,所述槽体内设有将槽体分成上槽体 和下槽体的隔板,所述上槽体内放置吸附炭,下槽体内放置干燥 剂,所述透气罩设置于槽体靠近筒体中心轴线一侧。
在上述的防臭垃圾桶中,所述上筒体周向设有12个排风扇, 所述自动门组件包括平移门和与平移门相连接且能够控制平移门 启闭的红外感应装置。
在上述的防臭垃圾桶中,所述上筒体的顶部设有4个呈环形 阵列分布的红外感应装置,4个红外感应装置与平移门相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筒体上 设置排风扇,能够增强筒体内部的空气流通,同时滤水板能够将 固液废物进行分离,集水槽收集上筒体内的废液,集水槽可活动 设置于滑轨上,下筒体外侧铰接设置有供集水槽进出的活动门, 集水槽上设有一端延伸至下筒体外部的拉杆,便于将集水槽内的 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槽体内设置吸附炭和干燥剂,能够进一步防 止垃圾箱内部发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臭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方案中防臭垃圾桶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 中设有将筒体1分成上筒体11和下筒体12的滤水板13,所述上 筒体11内侧周向设有用于放置吸附炭和干燥剂的槽体2,所述槽 体2上设有透气罩23,所述下筒体12内在滤水板13下方设有可 活动的用于收集上筒体11中的废水的集水槽3,所述上筒体11 上设有与电源装置4相连接的排风扇41,所述上筒体11顶部设 有自动门组件,所述下筒体12底部设有滑轨31,集水槽3可活 动设置于滑轨31上,下筒体12外侧铰接设置有供集水槽3进出 的活动门32,集水槽3上设有一端延伸至下筒体12外部的拉杆 33。
进一步地说,槽体2内设有将槽体2分成上槽体21和下槽体 22的隔板24,所述上槽体21内放置吸附炭,下槽体22内放置干 燥剂,所述透气罩23设置于槽体2靠近筒体1中心轴线一侧,所 述上筒体11周向设有12个排风扇41,所述自动门组件包括平移 门51和与平移门51相连接且能够控制平移门51启闭的红外感应 装置52,所述上筒体11的顶部设有4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红外 感应装置52,4个红外感应装置52与平移门51相连接。
通过在筒体1上设置排风扇41,能够增强筒体1内部的空气 流通,同时滤水板13能够将固液废物进行分离,集水槽3收集上 筒体11内的废液,集水槽3可活动设置于滑轨31上,下筒体12 外侧铰接设置有供集水槽3进出的活动门32,集水槽3上设有一 端延伸至下筒体12外部的拉杆33,便于将集水槽3内的废水进 行集中处理,槽体2内设置吸附炭和干燥剂,能够进一步防止垃 圾箱内部发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 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铝淼,未经吕铝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8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