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镦头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28213.1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7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牟启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岩方大汽车悬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零件冷镦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结构中,一些连杆或是管类零件的连接都是将其头部挤压成一种便于连接的特殊 形状,如将连接杆的连接端做成扁状或是具有圆弧过渡面的轴颈状,将冲压成型后的一端放 入与之连接的连接件配合孔内,进行装配,同时,为保证可靠连接,还在杆件的连接端设有 定位铆销,如在上述连杆的轴颈端设置一个小凹槽,再在与之连接的连接杆上设置一个销孔, 将铆销铆入凹槽内,进行连接加固;目前汽车悬挂上的一些连接杆,或是一些连杆机构就用 到这种连接结构。常用工艺都是将工件直接压扁或是上车床车至所需轴颈形状,然后再钻出 一个盲孔作为凹槽使用,这种工艺方法,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不易保证凹槽位置,影响连接 配合精度。有鉴于此,设计一种新型冲压模具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镦头成型模具,该模具能快速实现工件 的冲压成型,保证成型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镦头成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导销和冲孔销;上模和下模接合端都设有凹槽, 上下两个凹槽组合成一个腔体,该腔体与工件所需要加工部位的外形相同;上模设有冲孔销, 冲孔销的一端伸入上模的凹槽内,冲孔销伸入凹槽的一端形状与工件表面所需加工的凹槽形 状相同;上模和下模通过导销活动连接。
优先地,上述冲孔销为圆锥销。
优先地,上述冲孔销为圆柱销,且圆柱销与上模的配合公差为H8/s7。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零件端部由模具直接冲压成型,成型高效可靠,在上模上设置 冲孔销,能在对零件端部成型的同时完成凹槽的冲压成型,使用简单高效,可靠地保证了成 型时凹槽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 所揭露的内容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镦头成型模具,包括上模2、下模3、导销4和冲孔销1。上模2 和下模3通过导销4活动连接;导销4起导杆作用,由两段大小不同的圆柱构成,较大的一 段与下模3固定连接,较小的一段与上模2活动连接,使上模2沿导销4相对下模1上下移 动。上模2与下模3的结合端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围成的腔体形状与工件所需要加工部位 的外形相同,工件在该腔体内被挤压成型。上模2设有冲孔销1,冲孔销1的顶端伸入上模2 的凹槽内,冲孔销1的顶端面为球面,冲孔销1能冲出工件表面的所需加工的凹槽。
进一步,冲孔销1为冲压工作零件之一,在冲压过程中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所以冲孔 销优选锥销,且大头一端伸入凹槽内。
进一步,冲孔销1为冲压工作零件之一,在冲压过程中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所以冲孔 销1选择圆柱销时,与上模2采用过盈联接,且具有较大过盈量,具体公差配合为H8/s7。
上述镦头成型模具在工作时,将工件放在下模3的凹槽内,然后将设有冲孔销1的上模 2压下,上模2沿着导销4向下移动冲压,由上下模具形成的内腔得到工件端部形状,冲孔 销1冲出工件端部的凹槽。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 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 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岩方大汽车悬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红岩方大汽车悬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28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