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式接力器移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1019250.6 | 申请日: | 2015-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洪;文成光;丁华;张清平;文强;李登;罗韬;李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遂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 地址: | 629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接力 移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直缸活塞式接力器检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塞式接力器移出装置。
背景技术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控制的动力部件通常是采用液压接力器,由于结构型式的不同,作为液压元件的接力器,可分为活塞式接力器和刮板式接力器两种,活塞式接力器又分为直缸活塞式和环形活塞式。这些不同结构型式的接力器,又以直缸活塞式接力器运用在水轮机导水机构的操作控制最为广泛。
直缸活塞式接力器在检修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劳动强度、安全风险大。大多数电站的直缸活塞式接力器都水平安装在水机层接力器衬坑内基础板上,后端未设计检修坑道,针对接力器前端漏油情况,不需要将整台接力器本体移出,现地即可处理。若接力器后端出现漏油情况,如水轮发电机检修类别在B修以下,发电机上机架将不拆除,桥式起重设备无法就位吊装,就需6名技术人员花3天时间,人工将安装在水车室狭小空间、近1.5吨重的接力器本体移出,检修后还需人工将接力器安装就位,不但劳动强度非常大,严重影响机组检修工期进度,还易发生毁物伤人事故。2)、接力器突发漏油事件,发电损失较大。按照传统的工艺方法检修一台接力器需耗时72小时,在丰水期机组满负荷运行情况下,如接力器出现漏油需进行停机、弃水抢修,不但影响经济效益,还降低设备可靠率、年使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直缸活塞式接力器移出装置,使得接力器的检修时间短,安全风险低,不易发生人为安全事件,本移出装置能长久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活塞式接力器移出装置,包括接力器导出部和接力器牵引部,所述接力器导出部含有三条螺杆及一个法兰盘支撑架,所述法兰盘支撑架上均匀分布有三个用于套入螺杆的盘孔;所述接力器牵引部结构为:工字钢轨道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下连接有电动葫芦。
进一步的,所述工字钢轨道两端下方固定有角铁。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套入法兰盘支撑架的一端开有插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节约时间,提高经济效益。传统方式的接力器检修及试压需耗时72小时,而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耗时不到7小时,可提前65个小时完成检修工作。第二、降低劳动强度。传统的接力器检修需6名技术工人,耗时72小时,现在仅需4人,耗时7小时左右,还大大提高了设备检修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出装置中接力器导出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出装置中接力器牵引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法兰盘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工字钢轨道侧视图。
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活塞式接力器移出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接力器坑托;2-活塞式接力器;3-吊环;4-螺杆;5-法兰盘支撑架;6-千斤顶;7-角铁;8-工字钢轨道;9-滑轮;10-电动葫芦;11-盘孔;12-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塞式接力器移出装置,包括接力器导出部和接力器牵引部,所述接力器导出部含有三条螺杆4及一个法兰盘支撑架5,所述法兰盘支撑架5上均匀分布有三个用于套入螺杆4的盘孔11;所述接力器牵引部结构为:工字钢轨道8上设置有滑轮9,所述滑轮9下连接有电动葫芦10。
实施例2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接力器牵引部更加的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活塞式接力器移出装置,包括接力器导出部和接力器牵引部,所述接力器导出部含有三条螺杆4及一个法兰盘支撑架5,所述法兰盘支撑架5上均匀分布有三个用于套入螺杆4的盘孔11;所述接力器牵引部结构为:工字钢轨道8上设置有滑轮9,所述滑轮9下连接有电动葫芦10;在所述工字钢轨道8两端下方固定有角铁7。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遂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遂宁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9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冷成型焊接结构用热轧带钢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然植物油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