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8900.5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平;胡钰佳;章星栋;张志文;肖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4 | 分类号: | H01H50/04;H01H50/36;H01H5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线圈一般情况下没有保护措施,特殊环境下可以辅配浪 涌抑制器进行保护,而浪涌抑制器需与线圈相连,靠近线圈,因此需要在其附 近设置一个安装凹槽或凹孔用于放置浪涌抑制器,浪涌抑制器安装在产品内部, 占地较大,使底座设计更加复杂,增加模具的设计难度和加工难度,生产效率 低;而且,装配时需将浪涌抑制器装入产品内部,工艺较复杂,不便于装配。
此外,现有的接触器常出现因加工出现偏差导致最后产品无法完成整体装 配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调节产品总程的调整结构,而这给生产带来极 大不便,例如现有的接触器的线圈骨架贴近底座的接触面均为平面,避免与底 座结构干涉,且模具制作相对简单,方便测量,但是这对支持件的压缩量受到 了整个平面的制约限制,无法通过线圈骨架尺寸来进行调节产品总程。而且, 现有的接触器一般采用支持件来固定磁轭,且支持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支 持件一般采用对称不偏心的结构,虽然模具制作简单,但若出现接触器总程等 参数不符合,无法通过或正或反的装配来调节参数,灵活性不强。而塑料件由 于材料、工艺、变形等变化因素,极易出现尺寸不符合的情况,导致总程的尺 寸变化,会造成总程过大或过小,从而影响产品的超程,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 高的交流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底座1和浪涌抑制器2,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安装有 与线圈5相连接的接线端子6,在底座1靠近接线端子6的一侧外壁上设有浪涌 安装孔11,在浪涌抑制器2接触底座1的外壁上设有与浪涌安装孔11配合的安 装凸块21,浪涌抑制器2通过其上的安装凸块21插接在底座1的浪涌安装孔 11内实现与底座1的固定连接,装配后,浪涌抑制器2与接线端子6相邻以方 便两者之间接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凸块21的侧壁隆起形成与浪涌安装孔11过盈配合的卡 钩211,装配时,浪涌抑制器2的安装凸块21插入浪涌安装孔11内,卡钩211 卡扣住浪涌安装孔11的侧壁实现浪涌抑制器2与底座1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浪涌安装孔11为通孔,卡钩211设置在安装凸块21的头部, 装配时,浪涌抑制器2的安装凸块21插入浪涌安装孔11内,卡钩211扣住浪 涌安装孔11的侧壁端部实现与浪涌安装孔11的过盈连接。
优选地,所述浪涌安装孔11为盲孔,装配时,浪涌抑制器2的安装凸块21 插入浪涌安装孔11内,卡钩211卡住浪涌安装孔11的侧壁实现与浪涌安装孔 11的过盈连接。
优选地,所述浪涌安装孔11为方形孔,其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凸块 21为方形柱状,其数量与浪涌安装孔11的数量对应相等。
优选地,所述浪涌抑制器2包括带有一个开口的壳体22,壳体22的开口端 上覆盖固定有匹配的盖体23以形成安装浪涌抑制器2的内置元件的封闭空间, 壳体22的封闭端端面上设有所述安装凸块21,浪涌抑制器2通过安装凸块21 卡接固定在底座1上,浪涌抑制器2的壳体22封闭端端面与底座1的侧壁相抵。
优选地,所述壳体22的两侧靠近开口端设有用于固定盖体23的固定凸块 222,所述盖体23两侧设有U型结构的固定耳231,U型结构的固定耳231的开 口端连接在盖体23上形成与固定凸块222配合的四周封闭的固定孔232,装配 时,壳体22的固定凸块222卡入盖体23的固定孔232内且盖体23两侧的固定 耳231夹住壳体22的两侧壁以实现壳体22与盖体23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凸块222上设有过渡斜面2221以便于装配,过渡斜面2221 沿盖体23的安装方向朝逐渐远离壳体22的侧壁方向倾斜。
优选地,所述壳体22的开口端两侧设有用于限位盖体23的限位凹槽223, 所述盖体23对应位置上设有与限位凹槽223配合的限位凸台233,使得盖体23 匹配覆盖在壳体22的端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8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