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叠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8191.0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1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廖强华;王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温青玲 |
地址: | 518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池叠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燃油类不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使用而出现供应紧张以及对环境的 污染,导致市场对大型锂电子动力电池需求猛增,目前锂电池制造过程中, 通常采用叠片机将锂电池电芯的正、负极片与隔膜做Z形叠片装配,制作成 电芯。现有技术通用的叠片方式是叠片台来回移动式叠片,锂电池叠片设备 的左右两取片机械臂机构在正极、负极两料槽中拾取极片,经过二次定位工 作台定位后在叠片台上交替放料,叠片台在两个机械臂之间左右运动配合两 个机械臂动作,叠完一片负极后再移动到正极进行叠片,并使隔离膜形成Z 形将正负极片隔开,设备如此循环动作实现极组的叠片组装,当叠片数量达 到设定的数值后,由电芯转移机械手将极组转至卷绕隔膜工位,卷绕机械手 将极组夹紧,在极组外包隔膜,待极组外所包的隔膜达到设定的圈数后,裁 刀裁断隔膜进行收尾贴胶,设备进入下一个极组的组装,与此同时在已经外 包隔膜的极组上贴终止防松胶纸,形成完整电芯。现有技术这种设备一次只 能生产一个电芯,叠片速度根据极片大小只能在1.5--2.0s/pcs之间,很难有更 大的效率突破,效率太低,并且叠片台来回正负极之间,结构复杂,运行不 稳定,左右两取片机械臂机构在正极、负极两料槽中拾取极片,需要经过二 次定位工作台定位后在叠片台上交替放料,效率低下,且容易吸多片,装置 结构太过复杂。现有技术叠片机的生产效率实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的电池叠片机构及电池叠 片方法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结构简单的电池叠片机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电池叠片机构,其包括用以冲切正极片的正极模具、用以驱动 正极卷料的驱动辊一、用以驱动下隔膜卷料的驱动辊二、用以驱动上隔膜卷 料的驱动辊三、热压模块、用以冲切负极片的负极模具、卷针组、负极吸板, 该驱动辊一设置在正极模具之前,该驱动辊三和驱动辊二相对驱动辊一的位 置分别在上下设置,该驱动辊一、驱动辊二、驱动辊三所运转驱动方向朝向 热压模块,使上隔膜、正极模具冲切出来的正极片、下隔膜运动至热压模块 进行热压,在热压模块之后设置该卷针组,该卷针组设置在真空卷绕叠片位, 该卷针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负极模具、负极吸板,该卷针组可绕其中心轴360 度转动,该负极吸板可向卷针组移动。
使用该电池叠片机构时,会将正极卷料、上隔膜卷料、下隔膜卷料分别 经由驱动辊一、驱动辊三、驱动辊二输送至热压模块,其中正极卷料先输送 至正极模具进行冲切,冲切得出的正极片位于上隔膜与下隔膜之间,上隔膜、 正极片、下隔膜一同输送至热压模块压紧成为正极隔膜组合体,再输送至真 空卷绕叠片位,卷针组将正极隔膜组合体夹紧,并且该正极隔膜组合体会根 据需要而持续输送至该真空卷绕叠片位;与此同时,负极模具冲切负极片; 两侧的负极吸板将冲切好的负极片运送到真空卷绕叠片位,卷针组张开,再 将正极隔膜组合体与两侧的负极片一起压紧;卷针组连同夹紧的正极隔膜组 合体与负极片作360度转动,转动的同时将持续输送到位的正极隔膜组合体 卷绕在两侧;与此同时,负极模具继续冲切负极片;然后负极吸板再将负极 片送至真空卷绕叠片位,继续压紧至上述卷绕好的正极隔膜组合体外两侧; 如此重复直至设定的叠片层数完成。
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电池叠片机构结构简单,配置合理,正极片、负 极片的冲切,以及隔膜、正极片、负极片的叠片,合理安排同时进行,大大 提高了效率,运用真空卷绕,卷针组可以带同正在叠片的材料一起转动,然 后层层叠加负极片、正极隔膜组合体、负极片……,使得正极叠片与负极冲 切可以同时进行,正极隔膜组合体先进行热压组合,持续提供至真空卷绕叠 片位,同时冲切负极片,一气呵成,效率极高,不浪费操作时间,充分利用 空间,没有机械臂左右运动配合的繁琐,且本装置运行稳定,该叠片装置也 不会产生多叠片问题。
优选的,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热压模块之后的驱动辊四,在该驱动辊四 之后设有纠偏传感器一。当纠偏传感器一检测到正极隔膜组合体有偏移时, 驱动辊四移动进行纠正,同时驱动辊四的旋转可以帮助输送正极隔膜组合 体。一般优选设置相对转动的两个驱动辊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81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及其卷绕式电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BFT型号确认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