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互感器用高韧性接线端子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6613.0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李兴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洪达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1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互感 器用 韧性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变压器、互感器用高韧性接线端子板。
背景技术
在输变电行业里接线端子板被广泛应用于变压器、互感器中,是连接输出线与控制或检测设备的重要配件。
端子板从形状上常分为圆形、方形及其他少见异形,就其结构而言通常是将接线端子通过模具的配合注塑到高分子绝缘材料上;目前国内行业里大都采用以改性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通过辅以其它填料,经真空搅拌、浇注、高温固化等一系列加工工序而成,所得产品虽已批量应用但由于环氧树脂材料本身较脆的缺陷,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端子板裂纹、断裂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变压器油渗漏的问题屡见不鲜,给变压器、互感器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变压器、互感器用高韧性接线端子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板相比具有更高的韧性、抗冲击能力,彻底解决了现有变压器、互感器用接线端子板的脆性大,易发生断裂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技术指标完全能够满足目前变压器、互感器产品的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互感器用高韧性接线端子板,包括变压器、互感器的升高座,设置在升高座上部的外壳,所述外壳与升高座之间通过外部安装螺栓固定连接;其结构要点是:所述升高座的上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端子板;所述端子板由端羧基丁晴橡胶与环氧树脂混合真空浇筑而成,所述端子板周边均匀分布有安装孔,穿过安装孔设有内部安装螺栓,通过所述内部安装螺栓与升高座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外壳开口;所述端子板上均匀排列分布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上下端部为接线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板呈圆盘形结构,端子板的直径为220mm,端子板的厚度为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线端子在端子板上呈环形均匀排列分布,内环个数为5个,外环个数为10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开口的直径为3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部安装螺栓个数为10个,规格为M8×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部安装螺栓个数为8个,规格为M8×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由金属制成;所述外壳的内径为228mm,所述外壳的外径为232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压器、互感器用高韧性接线端子板,通过由端羧基丁晴橡胶与环氧树脂混合真空浇筑而制成的端子板、以及在端子板上呈环形均匀排列分布的多个接线端子、和起隔绝保护作用的金属外壳;共同构成了很好的便于使用在变压器、互感器中的接线端子板;本实用新型接线端子板的结构与技术指标完全能够满足目前变压器、互感器产品的使用要求。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端子板与现有技术中的端子板相比具有更高的韧性、抗冲击能力,所得端子板产品抗冲击强度提高了1倍以上;彻底解决了现有变压器、互感器用接线端子板的脆性大,易发生断裂的问题;彻底解决了端子板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由于本身韧性低所造成的板面断裂问题,避免了由此带来的变压器油渗漏问题,消除了由此造成变压器或互感器正常运行的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互感器用高韧性接线端子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互感器用高韧性接线端子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外壳开口、2为外壳、3为内部安装螺栓、4为安装孔、5为端子板、6为接线端子、7为外部安装螺栓、8为升高座、9为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洪达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洪达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6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