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2243.3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6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邵长青;陆松;孟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业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渣 微粉用立磨挡料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属于立式磨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现有的立磨机结构中,通常会在圆盘形的磨盘周圈边缘安装多层挡料圈,使挡料圈在磨盘的上方围成一个无盖的圆筒形空间,该空间用于盛放待磨原料,挡料圈在磨盘周圈保护以防止原料在磨盘转动时被甩出,现有的立磨机在对钢渣、硅石等配料进行研磨时,由于物料硬度大,易磨性差,此种硬度的物料颗粒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对立磨挡料圈和喷口环盖板结合部位冲刷严重,造成该部位间隙逐渐变大。同时,被磨盘甩出和喷口环吹起的较大颗粒物料就很容易卡到挡料圈和喷口环盖板之间的缝隙中,进一步加剧了该部位一层挡料圈的磨损,最终造成挡料圈的提前报废。挡料圈的频繁更换不仅造成了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的增加。若没有及时更换,还会造成挡料圈整体的塌架,迫使立磨停机以及回转窑的减产运行。同时,挡料圈与喷口环盖板之间的间隙变大后,大量风量从此通过,扰乱了磨内气流的走向,造成磨机台时降低,电耗增加,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对立磨机挡料圈的改造势在必行,所以需要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通过添加肋板、凹台、外固定圈以及螺柱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包括肋板、底座、内挡料圈、外固定圈、凹台、螺柱以及螺孔,所述底座为圆环状结构且所述底座平行于水平面进行布置,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肋板、内挡料圈与外固定圈,所述外固定圈垂直于底座上端面进行布置,所述外固定圈设置有二十四个且二十四个所述外固定圈在底座上端面上呈环形排列,所述内挡料圈垂直于底座上端面进行布置,所述内挡料圈设置有三十六个且三十六个所述内挡料圈在底座上端面上呈环形排列,所述肋板连接在底座与外固定圈之间且具体垂直于底座上端面进行布置,所述凹台分布在内挡料圈上,所述螺孔开设在内挡料圈与外固定圈上,所述螺柱穿过螺孔将内挡料圈与外固定圈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肋板设置有二十四个且二十四个肋板与外固定圈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凹台开设在内挡料圈上且具体关于内挡料圈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挡料圈安装在外固定圈的内侧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通过添加肋板来实现对外固定圈与内挡料圈的固定,而凹台的设计则解决了安装困难的问题,该设计方便对螺柱进行固定,螺柱的设计则可以有效的将固定圈与内挡料圈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中螺柱的示意图;
图中:1-肋板、2-底座、3-内挡料圈、4-外固定圈、5-凹台、6-螺柱、7-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矿渣微粉用立磨挡料圈,包括肋板1、底座2、内挡料圈3、外固定圈4、凹台5、螺柱6以及螺孔7,底座2为圆环状结构且底座2平行于水平面进行布置,底座2的上端安装有肋板1、内挡料圈3与外固定圈4,外固定圈4垂直于底座2上端面进行布置,外固定圈4设置有二十四个且二十四个外固定圈4在底座2上端面上呈环形排列,内挡料圈3垂直于底座2上端面进行布置,内挡料圈3设置有三十六个且三十六个内挡料圈3在底座2上端面上呈环形排列,肋板1连接在底座2与外固定圈4之间且具体垂直于底座2上端面进行布置,通过添加肋板1来实现对外固定圈4与内挡料圈3的固定,凹台5分布在内挡料圈3上,凹台5的设计则解决了安装困难的问题,该设计方便对螺柱6进行固定,螺孔7开设在内挡料圈3与外固定圈4上,螺柱6穿过螺孔7将内挡料圈3与外固定圈4连接在一起,螺柱6的设计则可以有效的将外固定圈4与内挡料圈3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业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业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2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