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防盗型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10010.X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太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太和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防盗 门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把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防盗型门把手。
背景技术
为操作使用方便,一般家庭会配置一体化门锁,只要按下门把手关上房门即可完成对房门的反锁;反锁房门后,门锁室外手柄不能旋转,但门锁室内手柄可以旋转开启房门。而为了方便主人观察门外情况,一般还在房门上设有猫眼,不料这却成为小偷入室盗窃的漏洞,使用钳子等物品就可将猫眼破坏,而从猫眼插入旋转工具就能够旋转门锁室内手柄开启房门,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盗型门把手,可有效解决现有一体化门锁能够通过猫眼插入旋转工具旋转门锁室内手柄开启房门的安全隐患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防盗型门把手,包括室内手柄、室内把手本体、门体固定板和锁芯联动杆,其中:所述室内手柄设置在室内把手本体远离门体一端的侧壁上;所述室内把手本体靠近门体的一端穿过门体固定板的中心孔、并通过固定垫片和固定簧片与门体固定板形成可旋转连接;所述锁芯联动杆的一端通过室内把手本体靠近门体一端的端口插入室内把手本体的腔室内,并可随室内把手本体一起转动;所述固定垫片与门体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旋转限位片和把手本体复位簧,所述门体固定板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固定板凸起;所述安全防盗型门把手还包括设置在室内把手本体腔室内的把手锁定装置,所述把手锁定装置的开关部件设置在所述室内把手本体远离门体一端的端口内。
优选的,所述开关部件为按钮,所述把手锁定装置包括限位杆和限位杆复位簧;所述限位杆复位簧套接在限位杆与按钮连接的一端,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在门体固定板中心孔壁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相应形状的限位凹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为近似Z形结构,折弯处近似垂直;所述锁芯联动杆的一端顶在限位杆竖直段的杆面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凸起与门体固定板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室内手柄与室内把手本体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通过设置在室内把手本体腔室内的把手锁定装置及其开关部件,可方便的实现对一体化门锁室内手柄的锁定和解锁操作,非常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一体化门锁能够通过猫眼插入旋转工具旋转门锁室内手柄开启房门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全防盗型门把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安全防盗型门把手在防盗按钮按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安全防盗型门把手在防盗按钮按下、并旋转把手本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例说明:1-按钮;2-室内把手本体;3-限位杆复位簧;4-限位杆;41-限位凸起;5-门体固定板;51-固定板凸起;52-限位凹槽;6-旋转限位片;7-固定簧片;8-锁芯联动杆;9-固定垫片;10-把手本体复位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太和,未经刘太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100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