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脏排气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9499.9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韩宏光;王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宇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脏 排气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脏排气辅助装置,该装 置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前心脏排气的辅 助装置。
背景技术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手术的主要步骤结束后,房间隔切口缝合后要进行左心 (左心房、左心室)排气,为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做准备。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一、在房间隔切口缝合至最后一针时通过剩余的房间隔切口用水球注入生理盐水 排气,同时缝合最后一针;二、调整合适体位,通过左房减压管灌入生理盐水排 气;三、通过膨肺,使肺血管内血流返回左心房排气。这三种方法存在各自的问 题:一、方法简便,但是一次性的注水很难排净左心气体;二、可以较为彻底的 排除左心气体,但需要灌入大量生理盐水,对内环境影响较大;三、肺内存留血 液有限,单纯膨肺很难排净左心气体。因此,以上方法均存在其不足之处,需要 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脏 排气辅助装置,通过连接体外循环机心肌保护器灌注管、左心吸引器及左房减压 管实现左心的彻底排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心脏排气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管Ⅰ、连接管Ⅱ、排气用储血罐和 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管路Ⅰ、管路Ⅱ和管路Ⅲ,其中:管路 Ⅰ与排气用储血罐的顶部相连接;管路Ⅱ用于连接主动脉根部心脏停博液灌注插 管;管路Ⅲ用于连接体外循环机左心引流管;该装置中,连接管Ⅰ的一端连接排 气用储血罐,连接管Ⅰ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体外循环机心肌保护液灌注管;连接管 Ⅱ的一端连接排气用储血罐,连接管Ⅱ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手术台上左房减压管。
所述连接管Ⅰ的一端从所述排气用储血罐的底部伸入到罐内上部空间,所述 连接管Ⅱ的一端从所述排气用储血罐的底部伸入到罐内底部空间。
所述连接管Ⅰ用于连接体外循环机心肌保护液灌注管的一端为母鲁尔接头, 所述连接管Ⅱ用于连接手术台上左房减压管的一端为1/4”接头。
所述管路Ⅰ和管路Ⅱ上均设置用于控制管路开闭的管路夹。
所述管路Ⅱ为公鲁尔接头,所述管路Ⅲ为1/4”接头。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通过体外循环机的左心吸引器引出部分左房内余血,排除装置内出口段 气体,钳闭出血管,而后通过心肌保护器灌注管持续灌注氧合器内温血,并通过 排气管排除管内多余空气,并夹闭排气管,最后三通管另一接口接主动脉根部插 管持续吸引从主动脉根部排除气体,同时温血持续灌入左心房,最终完成彻底排 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包括带进血、出血口的排气管和与体外循环机左心吸引器及主 动脉根部灌注插管连接用的三通管。心脏外科手术中主要手术操作结束后,需要 对左心(左心房、左心室)进行彻底排气,以避免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后,气体进 入冠状动脉或进入供应脑部动脉。该心脏排气辅助装置可以有效帮助左心彻底排 气,避免上述问题发生,降低脑气栓和冠状动脉气栓发生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心脏手术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前彻底排除左心气体,同时 由于排气使用的是氧合器中温血,不会对血液造成稀释、不会对机体内环境产生 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心脏排气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同种箭头方向为实际操作 过程中血(气)流动方向)。
其中:1-管路Ⅰ;2-管路Ⅱ;3-管路Ⅲ;4-排气用储血罐;5-连接管Ⅰ;6- 连接管Ⅱ;7-管路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心脏排气辅助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连接管Ⅰ5、 连接管Ⅱ6、排气用储血罐4和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接口分别连接管路Ⅰ1、 管路Ⅱ2和管路Ⅲ3,其中:管路Ⅰ1与排气用储血罐4的顶部相连接;管路Ⅱ2 为公鲁尔接头,用于连接主动脉根部心脏停博液灌注插管;管路Ⅲ3为1/4”接头, 用于连接体外循环机左心引流管;所述管路Ⅰ1和管路Ⅱ2上均设置用于控制管路 开闭的管路夹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宇,未经刘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9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