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称重功能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8614.0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69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称重 功能 智能 分类 回收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匮乏现象的日益严重,再生能源回收工程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而垃圾分类是再生能源回收的先前条件之一,也是相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还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智能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针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目前已经开始使用,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主要包括多个外壳,每个外壳上均设有垃圾投放口,每个外壳内均设有盛放垃圾的箱体,在外壳的上部设有称重台,通过刷卡或按钮选择打开相应的垃圾投放口,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将用户数据、称重信息等传输给服务器。使用时,先将垃圾放在称重台上称重后再放入打开相应的垃圾投放口,投入相应的箱体内。现有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存在的不足是:1.投放的垃圾需要先称重再投入箱体内,不仅操作复杂而且称重台处于箱体的上部,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带有称重功能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带有称重功能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包括多个外壳,每个外壳上均设有垃圾投放门和控制垃圾投放门自动打开的开门装置,每个外壳内均设有放垃圾的箱体;每个箱体的底部均设有称重器;其中一个外壳的前面板上设有操作装置,操作装置包括控制线路板及与其相连的扫描器、显示器和开门开关,每个外壳上的开门装置均连接开门开关,每个外壳内的称重器均连接控制线路板。
作为优选,开门开关是开门按钮,开门按钮的数量与外壳数量匹配,每个开门按钮分别连接一个外壳上的开门装置。
作为优选,开门装置是开门继电器;扫描器是二维码扫描器。
作为优选,外壳是四个。
作为优选,每个外壳上均设有取物门,箱体上设有箱门,箱门位置与取物门对应;箱体侧面板与外壳侧面板之间留有间隙,垃圾投放门与箱体之间设有将间隙挡住的导向装置。进一步的,导向装置包括收集围板和补充板,收集围板固定在外壳的内侧壁上,其位置处于箱体的上方,收集围板将除取物门一侧之外的箱体侧面板与外壳侧面板之间的间隙挡住;补充板固定在箱门的顶部上,补充板将取物门一侧的箱体侧面板与外壳侧面板之间的间隙挡住。收集围板的外端固定在外壳的内侧壁上,箱体的外端相对于收集围板的内端更靠外,收集围板呈外高内低的倾斜设置;补充板底部与箱门的顶部连为一体,补充板是由底端至顶端呈由内向外倾斜的形状。导向装置将间隙挡住,垃圾不会落入,使箱体与外壳之间保持清洁,称重也更加准确。
作为优选,每个外壳内均设有箱体容量监测器,可以在垃圾重量满溢报警时派出人员清理垃圾,而不必守在垃圾箱旁。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管理效率。
作为优选,箱体容量监测器是红外线感应器,横向感应箱体内垃圾高度的红外线感应器安装在外壳内,其位置处于垃圾投放门底部与箱体顶部之间。
作为优选,箱体容量监测器是超声波感应器,垂直感应箱内垃圾高度的超声波感应器安装在外壳内,且其位置处于箱体的正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带有称重功能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每个箱体的底部均设有称重器,用户将垃圾通过垃圾投放门投入箱体就可以进行称重,操作方便。其中一个外壳的前面板上设有操作装置,通过操作装置控制每个箱体上垃圾投放门的打开。该带有称重功能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的优点是称重结构合理,称重准确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外壳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带有称重功能的智能分类回收垃圾箱,包括四个外壳1,每个外壳1上均设有垃圾投放门2和控制垃圾投放门自动打开的开门装置,每个外壳内均设有放垃圾的箱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8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臭垃圾桶
- 下一篇:一种SMS-EDC轧机轧制带材边部减薄量的预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