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入式钢结构装配住宅外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8097.7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颖;朱蕾宏;曹雪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煤百甲重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中煤汉泰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8 | 分类号: | E04C2/3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徐冬涛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钢结构 装配 住宅 外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技术,尤其是一种预制形可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的建筑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嵌入式钢结构装配住宅外墙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钢结构住宅技术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低层轻钢龙骨住宅技术;第二种是中高层钢结构支撑体系+砌块墙体;第三种是中高层钢结构支撑体系+轻质墙板技术;第一种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由于主结构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承载能力有限不太适合做多层、高层建筑,难以大规模推广。第二种由于存在大量现场砌筑工作,与建筑产业化的理念相去甚远,不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三种技术仍在发展中也远未成熟,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它的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内外墙采用均采用灌浆轻质墙板,在于主结构连接处容易产生由结构位移引起的裂缝,这一现象在一些高层住宅建筑中特别易于发生,在已建成一些试点小区,这种问题比较突出。除一述三种结构外,还有一种嵌入式钢结构装配化建筑体系,它是一种绿色新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它基于模数化的“双模数”协调及“模块组合”技术为建筑主要特征和以嵌入式钢结构、PC大板等为特点的工业化建筑技术体系,该技术贯穿于建筑(住宅)的设计、加工、安装、设备安装、装饰装修、智能家居等全过程,实现了房屋建造全过程的工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实现节能减排与资源节约。
这种嵌入式装配住宅的主要特点为:建筑体系采用双模数协调形成模块机制,可组合从80㎡~160㎡的各类住宅的建筑平面和建筑立面。只要将基本模块形成的标准板加部分异形板即可满足各类居住要求的平面和立面尺寸,从而形成标准化设计,并为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建筑采用钢结构承重体系和PC大板系列、叠合楼面(屋面)板,EC墙板、ALC墙板形成完整的主体结构,提高了建筑的寿命和抗震性能。PC大板采用两边砼中间加保温层的内保温构造,满足了保温隔热功能,提高了节能效果,同时,满足防火、隔音等要求。基本取消了脚手架、模板、抹灰等项目,取消了梁、柱现浇及钢筋的绑扎等工序,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并且一体化的装修,其样板表面平整、光滑,取消了传统砂浆找平等工序,可直接进行刮腻子、喷白等工序,节约了材料。因此,这种装配式工业化建筑的施工工期比常规缩短2/3,人工费用降低2/3,保证了安全生产及工程质量。同时钢结构住宅使用面积可增加3%~5%,节能环保等优势突出。经过对主体结构造价对比分析,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同传统砼结构主体的造价基本持平,但其施工周期是传统的1/3,缩短了投资回收期,并且从目前钢材市场价格趋势来看,传统人工费用不断增高,钢材价格走低,钢结构住宅的造价将有望进一步降低。作为嵌入式钢结构装配化建筑体系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要设计一种重量轻、安装方便的内嵌式外墙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嵌入式钢结构装配化建筑体系的需要设计一种嵌入式钢结构装配住宅外墙板,以替代传统的外挂式或现浇式混凝土墙,提高装配效率,提高外墙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嵌入式钢结构装配住宅外墙板,它包括板体1,其特征是所述的板体1的上边设有贴装在上层钢梁外表面的台阶体2,它的下边设有插入下层钢梁内的凹槽3,在所述台阶体2上设有用于将板体与上层横梁固定的固定孔4。
所述的板体1的宽度以3模数设置。
所述的板体1为三明治结构,其中间层为EPS保温材料层,EPS保温材料层两侧均为预筋预制混凝土板。
所述的EPS保温材料层的厚度不小于15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安装在钢制方柱中,外形美观,重量轻,安装快速方便,固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嵌入式钢结构装配住宅外墙板,它包括主体由三层组成的板体1,板体1的中间为厚度约150毫米的EPS保温材料层4,外面两层为钢筋预制混凝土板,整体组成三明治结构,为了实现嵌入式安装和定位方便,板体1的上边设有贴装在上层钢梁外表面的台阶体2,台阶体3的厚度正好与立柱与横梁宽度之差,板体1的下边设有插入下层钢梁内的凹槽3,在所述台阶体2上设有用于将板体与上层横梁固定的固定孔4。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工厂化生产,降低备件备品数量,具体设计时,板体1的宽度以3模数设置,即板体的宽度为3的倍数。此外,在带有窗户的墙面上,板体1上还开设有相应的窗户孔。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煤百甲重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中煤汉泰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煤百甲重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中煤汉泰建筑工业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8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