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中冷却循环水的除高压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543.2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旭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器 冷却 循环 高压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臭氧发生器中冷却循环水的除高压电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的装置。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特殊的情况下可进行短时间的储存),所以凡是能用到臭氧的场所均需使用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
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混合装置和液体混合参与反应;臭氧发生器一般是包括干燥冷却装置干燥冷却后通过抽气的空压机,空压机将干燥后的空气抽到氧气提纯装置去除氮气等其他,提纯氧气最后通过高压放电臭氧制造装置制成臭氧。
高压放电臭氧制造装置在臭氧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水冷散热成了常用的散热形式;通常情况下,臭氧制备筒的周圈还设置散热圈,散热圈连接进水管及出水管进行散热;然而由于主要热量在臭氧制备筒中部内电极产生(且有高压电),因此散热效果不佳,也有人在高压臭氧发生腔两端分别连接主进水管及主出水管,主进水管、副进水管连接的进水主管,进水主管、出水主管连接到箱体外面设置的循环水箱进行循环制冷;由于高压臭氧发生腔中内电极电压力高,在高压放电制臭氧的环境下,高速流动的冷却水会产生高压电,循环水会把内外电极上的高频电压电能大量短路泄放,增加驱动电源负荷,极易损坏电源,导致臭氧发生器效率低下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另外高压电的水;在还未消除高压电的情况下;通过主出水管及出水主管很快进入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管道及水箱,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放电伤人及损毁设备的事件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针对目前臭氧发生器冷却循环水带电存在的不足,而提供解决以上问题的臭氧发生器中冷却循环水的除高压电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臭氧发生器中冷却循环水的除高压电装置,所述臭氧发生器中臭氧制造装置设置臭氧制备筒,臭氧制备筒的中部设置内电极高压臭氧发生腔,内电极高压臭氧发生腔两端分别连接主进水管及主出水管,臭氧制备筒的周圈还设置副散热圈,副散热圈连接副进水管及副出水管,所述主出水管连接一内设螺旋盘管的出水缓流管,出水缓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水主管,主进水管、副进水管连接的进水主管,副出水管连接出水主管;所述臭氧制备筒两端分别设置进气管、出气管。
较佳的,所述主进水管及进水主管间连接一内设螺旋盘管的进水缓流管,进水缓流管的另一端设置连接内电极高压臭氧发生腔的进水口。
较佳的,所述出水缓流管及进水缓流管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开口抱箍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出水缓流管及进水缓流管内设螺旋盘管的展开长度为3-8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中冷却循环水的除高压电装置,在主出水管连接一内设螺旋盘管的出水缓流管,出水缓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出水主管,主进水管、副进水管连接的进水主管,副出水管连接出水主管,进行双效水冷,有效的提升散热效果;由于在主出水管连接一内设螺旋盘管的出水缓流管,当工作时,设置螺旋盘管大大延长了管路的长度,增加了高频高压电路回路中的阻抗,从而把因冷却循环水短路泄放的电流降到最低;基本达到消除的;减少了驱动电源负荷,保障电源正常运行,使臭氧发生器效率提升,并保障系统安全,避免冷却循环水中放电伤人及损毁设备的事件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臭氧发生器中冷却循环水的除高压电装置,所述臭氧发生器中臭氧制造装置7设置臭氧制备筒71,臭氧制备筒71的中部设置内电极高压臭氧发生腔,内电极高压臭氧发生腔两端分别连接主进水管72及主出水管73;臭氧制备筒71的内电极高压臭氧发生腔(穿设在臭氧制备筒71的中部,图中未示出)两端分别连接主进水管72及主出水管73,臭氧制备筒71的周圈还设置副散热圈(设置在臭氧制备筒71内部,未示出),副散热圈连接副进水管75及副出水管76,主出水管73连接一内设螺旋盘管的出水缓流管8,出水缓流管8的另一端连接出水主管81,主进水管72、副进水管75连接的进水主管91,副出水管76连接出水主管81,所述臭氧制备筒71两端分别设置进气管78、出气管79。
为了进一步的消除内电极高压臭氧发生腔的高压影响,本实施例中,在主进水管72及进水主管91间连接一内设螺旋盘管的进水缓流管9,进水缓流管9的另一端设置连接内电极高压臭氧发生腔的进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旭,未经张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IP网络的路由转发方法及网络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棋盒的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