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T翼型暖气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7096.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5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义;王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保义 |
主分类号: | F28D1/00 | 分类号: | F28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40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t 暖气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NT翼型暖气片,属于暖气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暖气片内部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其在生产制造中难以一体铸造;在暖气片的生产制 造中,众多生产厂商,将其从中间分为多段铸造,再焊接而成;然而多数不合理的分段虽然 有效的解决了复杂构件难以铸造等问题,但其对后续的焊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 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现有的暖气为了提高散热效果设置的散热翅片,但在使用过程中散热翅 片容易碰掉,不仅影响美观,也消弱了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外型美观、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 好、结构强度高的NT翼型暖气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NT翼型暖气片,包括散热 管,两根所述散热管平行设置,且两根所述散热管的端部均通过过渡板连接在一起,所述过 渡板的端部设置有回水端,所述散热管、过渡板和回水端均为空腔状结构,且三者一体铸造 成型,所述散热管为由直板和两块弧形板组成的封闭腔体,两块所述的弧形板对称设置在支 板上,所述直板和弧形板的连接处形成T型翼,且直板和弧形板的连接处均为弧形过渡,所 述弧形板由若干个凹弧和凸弧间隔首尾连接圆滑过渡而成,所述回水端的内腔与过渡板和散 热管的内腔均连通,在所述回水端的中心处设置有进或出水口和连接水道,所述进或出水口 位于连接水道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回水端的端面为弧形过渡结构。
优选地,所述过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水道贯穿过渡板及过渡板两侧的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卡扣或螺纹结构,用于多个暖气片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两根所述散热管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空腔状结构,所 述连接块的两端与散热管对应连接并连通,以提高散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位于两个散热管之间的连接块外侧前后均呈凹弧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连接块和回水端 采用整体浇铸成型,不仅外观美观,而且散热效果好,结构强度高,且散热管中的直板和弧 形板设置,较传统翅片而言,降低了翅片的高度,但是却增大了散热管的散热面积,提高了 散热管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无需设置其它散热翅片,避免了现有散热翅片存在的脱落问 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亦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中:1为散热管、11为直板、12为弧形板、2为过渡板、3为回水端、4为连接块、5 为连接水道、6为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NT翼型暖气片,包括散热管1,两根所述散热管1 平行设置,且两根所述散热管1的端部均通过过渡板2连接在一起,所述过渡板2的端部设 置有回水端3,所述散热管1、过渡板2和回水端3均为空腔状结构,且三者一体铸造成型, 所述散热管1为由直板11和两块弧形板12组成的封闭腔体,两块所述的弧形板12对称设置 在支板11上,所述直板11和弧形板12的连接处形成T型翼,且直板11和弧形板12的连接 处均为弧形过渡,所述弧形板12由若干个凹弧和凸弧间隔首尾连接圆滑过渡而成,所述回水 端3的内腔与过渡板2和散热管1的内腔均连通,在所述回水端3的中心处设置有进或出水 口和连接水道5,所述进或出水口位于连接水道5的侧壁上。
所述回水端3的端面为弧形过渡结构。
所述过渡板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水道5贯穿过渡板2及过渡板2两侧 的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上设置有卡扣或螺纹结构,用于多个暖气片之间的连接。
两根所述散热管1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为空腔状结构,所述 连接块4的两端与散热管1对应连接并连通,以提高散热效果。
所述位于两个散热管1之间的连接块4外侧前后均呈凹弧状。
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管1采用直板11和弧形板12组合设置,这样设置不仅散热面积大, 而且散热管1内腔空间大,可容纳更多的热水,且散热管1的壁厚相等,热水与散热管1的 接触面积增大,大大提高了散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保义,未经李保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7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装方便的冷却盘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料炉扇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