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车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6118.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6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尹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3/58 | 分类号: | F16C33/5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祥明 |
地址: | 25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车 用双列 圆锥 滚子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锥滚子轴承,确切地说是一种卡车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结构由轴承内圈、轴承外圈、中隔圈、圆锥滚子和保持架组成,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广泛地被运用在卡车、轧机等领域,由于轴承经常工作在大冲击、高温、高速、重载等恶劣工况条件下,轴承易磨损、损坏。
轴承磨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润滑不到位、润滑油或脂干掉、得不到及时添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来硬质异物或其他杂质东西的侵入,加剧了轴承的磨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车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该轴承在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靠近轴承外圈处设有储油环,通过储油环方便注油及工作中储油、滴油,增加对轴承的保持架、圆锥滚子及圆锥滚子滚道的表面的润滑,减少轴承工作过程中部件的磨损,减少维护费用及成本,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卡车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设置在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之间的保持架,嵌置在保持架框架内的圆锥滚子;所述的轴承外圈为分体式设置,轴承外圈内表面设有圆锥滚子滚道,两个轴承外圈之间设有储油环,储油环为腔体结构,储油环在两个轴承外圈相邻处设有注油口,储油环在其底面设有滴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轴承外圈之间设置储油环,储油环为腔体结构,可以通过储油环的注油口向轴承内加注润滑油,另外,通过储油环的设置,相当于在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增加了个密封环,可以防止异物进入;储油环在其底面设有滴槽;滴槽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加油过程中,通过滴槽向轴承内滴注润滑油;二是在工作过程中,圆锥滚子高速转动过程中甩飞的润滑油通过滴槽滴加到圆锥滚子表面及保持架上,增加对轴承的润滑。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轴承内圈为整体式圈,轴承内圈与两个轴承外圈相应的位置设有圆锥滚子滚道,轴承内圈圆锥滚子滚道底端的边角处设有上储槽、下储槽,且上储槽的截面积大于下储槽的截面积。
通过在轴承内圈圆锥滚子滚道底端的边角处设有上储槽、下储槽,使圆锥滚子在工作过程中,其边角从上储槽、下储槽内收集的油中滚过,增加对圆锥滚子的润滑。
所述的储油环的截面为梯形,滴槽设置在储油环的底面的两端;使滴槽滴下的润滑油能滴入到圆锥滚子上,其正下方为圆锥滚子设置的较高的一端,便于润滑油滴落后沿圆锥滚子周面流动,均匀分布在圆锥滚子的表面,增加润滑效果。
所述的轴承内圈、轴承外圈的端面设有密封圈;轴承内圈的一个端面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嵌入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通过设置连接孔,可以方便地嵌入传感器模块,传感器模块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轴承的工作状态,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进行排除,以减少部件损坏的风险。
所述的保持架为尼龙保持架,尼龙保持架的外面表敷设高温耐磨层。尼龙保持架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利用尼龙做保持架,可以进一步提高圆锥滚子转动的润滑效果且能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2是图1中储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轴承外圈;2-保持架;3-圆锥滚子;4-密封圈;5-连接孔;6-传感器模块;7-上储槽;8-下储槽;9-储油环;10-滴槽;11-轴承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3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卡车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由轴承内圈11、轴承轴承外圈1,设置在轴承内圈11与轴承外圈1之间的保持架2,嵌置在保持架2框架内的圆锥滚子3组成;轴承外圈1为分体式设置,轴承外圈1内表面设有圆锥滚子3滚道,两个轴承外圈1之间设有储油环9,储油环9为腔体结构,储油环9在两个轴承外圈1相邻处设有注油口,储油环9在其底面设有滴槽10。
轴承内圈11为整体式轴承内圈,轴承内圈11与两个轴承外圈1相应的位置设有圆锥滚子滚道,轴承内圈圆锥滚子滚道底端的边角处设有上储槽7、下储槽8,且上储槽7的截面积大于下储槽8的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6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