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泡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4011.3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8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关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志良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56;A47J31/06;A47J31/4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广东省珠海市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泡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泡茶机。
背景技术
泡茶,是中国一种传统茶文化。我们通常的泡茶方法都是将水烧开至100℃后,直接将水倒入放有茶叶的茶壶或茶杯中,以自然浸泡完成泡茶。然而,泡茶的三个重要技巧是:茶量、水温、时间;由于不同品种的茶叶最佳的泡茶水温、泡茶时间各有不同,比如:铁观音最佳泡茶水温是100℃、泡茶时间为7-8秒;绿茶的最佳泡茶水温是80℃~90℃、泡茶时间为10~20秒。而且不同品种茶叶的最佳品茗温度也不同,不同人喜欢品茗温度也不同,同时如果茶汤温度太高容易烫伤口腔内的味蕾,从而影响品茶的质量。
另外,经研究发现:人体在37℃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左右。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大大增加诱发口腔癌的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控制泡茶温度、泡茶时间、泡茶浓度和输出茶汤温度,使用方便,大大提高泡茶品质,且结构科学、简单,生产加工容易的自动泡茶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泡茶机,包括有热水箱、泡茶容器、茶汤容器、控制电路、显示器和计时器;其中,所述热水箱、泡茶容器和茶汤容器分别通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依次连接,且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出水阀和第二出水阀,并且第一出水阀、第二出水阀、显示器、计时器和热水箱内设有的加热器均与控制电路导通连接;所述热水箱和茶汤容器内分别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与控制电路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和第二温度检测器均是红外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水阀是计量出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泡茶容器内设有电动搅拌器,所述电动搅拌器与控制电路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泡茶容器内还设有茶叶隔网,所述电动搅拌器位于茶叶隔网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茶汤容器还设有另一加热器,所述另一加热器与控制电路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另一加热器是可调式恒温加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泡茶容器内还设有茶汤浓度计,所述茶汤浓度计与控制电路导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实现自动泡茶,自动控制泡茶温度、泡茶时间、泡茶浓度和输出茶汤温度,使用十分方便,同时大大提高泡茶品质,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泡茶时间过长和茶汤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影响茶汤口感的问题,还可避免因长期喝高温水而诱发口腔癌的问题,让喝茶更健康,从而极易被消费者喜欢,市场推广、普及容易,而且结构科学、简单,生产加工容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泡茶机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中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自动泡茶机,包括有热水箱1、泡茶容器2、茶汤容器3、控制电路4、显示器5和计时器6。其中,所述热水箱1、泡茶容器2和茶汤容器3分别通过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依次连接,且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上分别设有第一出水阀71和第二出水阀81,并且第一出水阀71、第二出水阀81、显示器5、计时器6和热水箱1内设有的加热器11均与控制电路4导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阀71可以是计量出水阀;所述热水箱1和茶汤容器3内分别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器9和第二温度检测器10,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9和第二温度检测器10均可以是红外温度传感器,并与控制电路4导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志良,未经关志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4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