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防倒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1848.2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1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侯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式防倒 水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防倒水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水杯让人眼花缭乱,但还找不到一款真正能实现防倒的水杯。 虽然目前有些发明爱好者,已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防倒设计,但是无非是利用增加底座重量, 通过降低重心来实现防倒的目的,这样不仅在传统的水杯形式上做了重大改动,而且庞大的 底座,对于只想喝道水的使用者来说就显得很繁重。另外,部分发明者也将水杯和吸盘做了 简单的结合,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水杯防倒,但是却不易拿起,使用者在用力拿水杯时, 往往会在惯性作用下容易造成开水的飞溅,或者是拿不起的窘境,对人们日常使用起来非常 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防倒水杯,实现通过吸盘既能 将水杯置于桌上,防止翻倒,又能够根据需求随时拿起水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旋转式防倒水杯,包括主杯体和下部开口的基座,所述主杯体和基座通过带螺纹孔 的圆板固定连接;所述主杯体包括内杯和外杯;所述内杯底部设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底部 连接与圆板的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过螺纹孔深入基座中;所述螺杆位于基座的 一端连接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圆板的螺纹孔位于圆板中心位置处;所述螺杆位于金属板的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圆板和金属板均为不锈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内杯上端外翻形成“倒凹形”。
进一步的,所述外杯的口径小于下端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内杯上端外径等于外杯的下端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式防倒水杯,通过在原有杯子中设置螺杆、金属盘和吸盘的组合, 实现了利用旋转式控制吸盘的吸与放,保证了水杯放在桌面时能够牢牢抓住桌面,同时使用 者在喝水时也能够轻松从桌面拿起。而且在传统水杯的基础上,做了尽可能小的改动,符合 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避免了杯体的庞大,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式防倒水杯的结构图。
图2是圆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杯体,2-基座,3-圆板,4-吸盘,101-内杯,102-外杯,103-金属板,104-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式防倒水杯,包括主杯体1和下部开口的基座2,所述主杯体1 和基座2通过不锈钢材质制得的圆板3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圆板3中心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主杯体1包括内杯101和外杯102;所述内杯101底部设有金属板103,所述金属板103 底部焊接中心有与圆板3的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杆104;所述螺杆104穿过螺纹孔深入基座2 中;所述螺杆104位于基座2的一端连接吸盘4。内杯101上端外翻形成“倒凹形”;外杯102 的口径小于下端直径;内杯101上端外径等于外杯102的下端外径。
工作过程:
使用者要将水杯放于桌面时,只需顺时针转动内杯101,由于内杯101固定,金属板103 底部的螺杆104就会向下旋入基座2,随着螺杆104的下移,吸盘4即可紧贴于桌面;若要 拿起水杯,只需反向旋转内杯101即可。
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 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 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1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