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钢坯热送率的推钢式加热炉进钢过桥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1609.7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必胜;王兵;武天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王远同;朱智华 |
地址: | 6503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有效 提高 钢坯 热送率 推钢式 加热炉 过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进一步属于加热炉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工作可靠,能够有效提高钢坯热送率的推钢式加热炉进钢过桥。
背景技术
在型钢生产中,钢坯需要经过加热炉加热后再输送到轧机上轧制。轧钢厂高速线材生产线加热炉大多采用推钢式蓄热型加热炉,加热炉加热能力为约100t/h冷坯,采用热送热装时热装率仅为75%,现有技术的加热炉进料方式采用辊道入炉,再使用炉前推钢机将钢坯经过进钢过桥(合金重轨制作)推至加热炉炉内水梁上,目前推钢式加热炉多采用此方法进钢,采用进钢过桥的进钢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合金重轨制作的进钢过桥和炉内水梁会产生较大间隙或者错位,难以校正9条合金重轨的水平,炉后推钢机将会把钢坯直接推到加热炉炉内水梁端头,这将会造成加热炉炉内水梁拉裂漏水,影响加热炉的使用寿命,对加热炉的安全造成威胁。其次,热送钢坯进钢温度达到600~750℃,合金重轨制作的进钢过桥抵抗热变形的能力较差,过桥变形严重,难以顺利进热钢,导致热送热装率下降,煤气消耗升高。再次过桥底座无水冷系统,承重能力较差,处在两端位置的过桥很容易受到冲撞和擦伤,3个月需更换一次,并且维护十分困难。另外,因热装钢坯受到限制,起重机及翻转冷床使用频繁,进钢系统的维护检修次数增多,备品备件的消耗大。上述问题的存在,降低了生产作业率,增加了备件消耗,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工作可靠,能够有效提高钢坯热送率的推钢式加热炉进钢过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工作可靠,能够有效提高钢坯热送率的推钢式加热炉进钢过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Ⅰ、进水管、出水管、挡块、支撑梁、滑块,所述的支撑梁之上部设置滑块,下部设置底座Ⅰ;所述的支撑梁之两端设置密封板,内部设置进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之进水端置于支撑梁之端外,出水端置于支撑梁内;所述的支撑梁靠近进水管之进水端处设置出水管;所述的底座Ⅰ与支撑梁之间设置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支撑梁内设置冷却水管的结构,使用循环水对支撑梁进行冷却,使进钢过桥自身温度大幅度降低,消除了进钢过桥的热变形,从而提高钢坯热送热装率。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煤气消耗量,并且为生产提供了较稳定的轧制温度;减少了起重机及翻转冷床的使用次数,大幅度降低电力消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检修次数及备品备件的消耗;能较均匀控制钢坯温度,为生产提供了较好的轧制条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进钢过桥各部分零件易于拆卸,方便更换;支撑梁可采用废旧炉筋水管制作,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周期大于3年。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作业率,减少了备件消耗,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工作可靠,能够有效提高钢坯热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过桥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Ⅰ,2-进水管,3-出水管,4-挡块,5-支撑梁,6-滑块,7-重轨,8-底座Ⅱ,9-压板,10-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Ⅰ1,进水管2,出水管3,挡块4,支撑梁5,滑块6,所述的支撑梁5之上部设置滑块6,下部设置底座Ⅰ1;所述的支撑梁5之两端设置密封板,内部设置进水管2;所述的进水管2之进水端置于支撑梁5之端外,出水端置于支撑梁5内;所述的支撑梁5靠近进水管2之进水端处设置出水管3;所述的底座Ⅰ1与支撑梁5之间设置挡块4。
所述的进水管2之出水端与支撑梁5之密封板的距离为50~100mm。
所述的进水管2之直径为φ32~50mm。
所述的进水管2为不锈钢体或碳钢体。
所述的滑块6与支撑梁5之间焊接。
所述的底座Ⅰ1与支撑梁5之间焊接。
所述的滑块6之靠近辊道处设置10o~20o斜角。
所述的支撑梁5为圆管体或方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16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槽式在线除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感应淬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