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21000469.1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83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殷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谢磊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护壳。
背景技术
目前保护壳基本上只有单纯的保护性,部分具有一定的美观度,但这些 几乎都直接基于材料本身的颜色或通过后制程得到多种颜色及图案,在光线 不佳的情况下,保护壳的外观等得不到充分体现;另外,如果移动终端夜间 在断电状态下丢失,比较难以确定其位置,但是通过发光保护壳则可以比较 容易找到。由于这些原因,传统保护壳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丰富保护壳的 种类,发明了新的发光保护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壳,通过在壳体设置发光组件与电源 实现发光,达到美观和便于寻找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保护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 于,还包括:发光组件12,固定于所述壳体1,用于实现保护壳发光;电源 13,固定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发光组件12连接,为所述发光组件12提供 电量。
优选的,所述电源13为太阳能电池,其具有裸露到所述壳体1外侧的太 阳能电池板,能够接收自然光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电源13为感应线圈,当接收到电话信号时能够短时间存储 电量。
优选的,所述电源13为蓄电池,通过与外部电源或者内部电源连接实现 充电。
优选的,所述发光组件12为发光二极管,实现保护壳整体或局部发光。
优选的,所述发光组件12包括导光部件和发光二极管,所述导光部件将 发光二极管的光导至保护壳指定部位,实现保护壳整体或者局部发光。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电源开关,设置于电源13与发光组件12之 间。
优选的,所述壳体1由透明材料或者半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用于手机、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护壳,结构简单,发光组件所需消耗的电量少,电 源根据需要进行充电,促发发光组件进行发光。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 不仅能够对手机、平板电脑实现保护的目的,还能进行发光到达美观和便于 寻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保护壳内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保护壳外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 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 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 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保护壳内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保 护壳包括壳体1、发光组件12、电源13。
发光组件12固定于所述壳体,设置于保护壳的壳体1内侧或外侧,用于 实现保护壳的发光。发光组件覆盖整个或者部分壳体1内侧。其中,壳体1 内侧为壳体1与移动终端接触的一侧。较佳的,发光组件12位于壳体1内侧 底部,与电源集装在同一集成电路板上。
电源13固定于所述壳体,设置于保护壳的壳体1内侧或嵌装在壳体1 内部,与所述发光组件12连接,为所述发光组件12提供电量。作为本实用 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电源13通过接收自然光、电话信号实现充电,或 者通过外部电源或者内部电源连接实现充电。其中,电源可为太阳能电池, 其具有裸露到所述壳体1外侧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接收自然光进行充电; 或者电源为感应线圈,当接收到电话信号时能够短时间存储电量。又或者, 电源13为蓄电池,通过外部电源如电网、其他设备的蓄电池等进行充电,或 者通过内部电源如移动终端的电源进行充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组件12为发光二极 管,嵌装在在壳体1内部,实现保护壳整体或局部发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组件12包括导光部件 和发光二极管,嵌装在壳体1内部,导光部件一端与发光二极管接触,光在 导光组件内传播,实现导光组件将发光二极管的光导至保护壳指定部位,实 现保护壳整体或局部发光的目的。导光组件为透明的PC材料通过冲切形成所 需形状的导光片或导光柱,或者是PC塑胶颗粒通过模具注塑的方式形成所需 形状的导光片或导光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1000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混凝土组合重力式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结构
- 下一篇:二次储能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