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批量生产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微生物菌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9138.7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匡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鸿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4;C02F3/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量 生产 用于 循环 水处理 微生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菌剂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批量生产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微生物菌剂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发酵是一个错纵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大规模工业发酵,要达到预定目标,采用和研究开发各式各样的发酵工艺技术是最重要的。实际上在微生物工业生产中,都是各种发酵方式结合进行的,选择哪些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发酵,取决于菌种特性、原料特点、产物特色、设备状况、技术可行性、成本核算等。现代发酵工业大多数是好氧、液体、深层、分批、游离、单一纯种发酵方式结合进行的,而根据发酵工程动力学简化发酵过程的原则和描述步骤,微生物的发酵方式分为分批发酵、连续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目前的微生物培养装置设备比较复杂,投资较大;由于微生物大多数为好养微生物,所以对氧气的浓度要求较为严格,目前多数的微生物培养成活率低下与对氧气浓度的控制不精确有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批量生产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微生物菌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批量生产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微生物菌剂装置,包括培养罐、输送泵、制氧机和加热装置,所述培养罐的内部设有若干层微生物培养基,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之间设营养液喷洒装置,所述输送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营养液罐连接,出口通过管道营养液喷洒装置连接,且管道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制氧机通过输氧管与设置在培养罐上部的喷氧头连接,所述喷氧头上均匀分布有输氧孔,所述加热装置通过输气管与设置在培养罐内部的升温管连接,所述升温管的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气孔,所述培养罐的底面设有氧浓度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培养罐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排污管与排污池连接,且排污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制氧机、加热装置、输送泵、氧浓度检测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内部设有呈蛇形设置的加热碳丝。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磁加热器,所述电磁加热器的内部设有金属柱芯和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缠绕在金属柱芯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上设有微生物培养槽。
优选的,所述营养液喷洒装置由营养液分配管和喷洒头组成,所述喷洒头呈间隔等距设置在营养液分配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批量生产用于循环水处理的微生物菌剂装置,生产设备简单,投资较小;通过利用氧浓度检测器对培养罐内的氧气浓度进行即时的监测,一旦培养罐内的氧气浓度低于设定的数值时,控制装置控制制氧机制氧向培养罐内输送氧气,通过喷氧头上的输氧孔均匀喷出氧气,维持培养罐的氧气浓度;由于喷洒装置设置在微生物培养基之间,通过营养液分配管上的喷洒头可以使得营养液均匀喷洒在微生物培养基上,微生物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液,保证了微生物的正常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营养液罐、2培养罐、3制氧机、4加热装置、5控制装置、6排污池、7营养液喷洒装置、71营养液分配管、72喷洒头、8喷氧头、9气孔、10输氧孔、11升温管、12输送泵、13电磁阀、14微生物培养基、15微生物培养槽、16控制阀、17排污口、18氧浓度检测器、19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鸿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鸿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9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