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行式独轮自行车练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7484.1 | 申请日: | 201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2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16 | 分类号: | A63B6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行 式独轮 自行车 练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辅助独轮自行车直行技 术练习的直行式独轮自行车练习装置。
背景技术
独轮自行车由于只有一个车轮,没有车把,初学骑行时平衡不好掌握,技 术练习难度较大。目前,初学独轮自行车直行技术时,通常采用手扶围墙护栏、 单杠、双杠或靠他人搀扶手段试图实现助学。实际练习表明,虽然手扶围墙护 栏、单杠或双杠能使初学者勉强骑行,但由于围墙护栏、单杠或双杠都不能随 人而动,无法解决随意前进时的保护帮助问题,且多数的单杠或双杠和围墙护 栏高度固定不变,无法解决不同高度练习者的需求;靠他人搀扶虽然能使初学 者勉强骑行,但因骑行不稳身体会出现不可预料无规律性的失衡动作,使搀扶 者很难与骑行者的动作和谐一致,造成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不知所措。实践证 明,上述助学手段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行式独轮自行车练习装置,该 装置上设有可以移动的把手,采用该装置辅助独轮自行车直行技术练习,能够 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行式独轮自行车练习装置,该装 置的主体结构由外套管、内套管、支杆、外方管、内方管、轮子、轨道、轮架、 把手、中内管、中外管、槽子和三叉管组成;其中,该装置的两个轨道两端分 别与四个内方管一端固定连接,四个内方管另一端分别与四个外方管一端套接, 并通过螺钉固定,四个外方管另一端分别与四个内套管上端固定连接,四个内 套管下端分别与四个外套管上端套接,并通过大螺钉固定,所述四个外方管下 端分别与四个支杆上端固定连接,四个支杆下端分别与四个内套管侧部固定连 接;两个轨道中部分别与四个中内管一端固定连接,四个中内管另一端分别与 四个中外管一端套接,并通过螺钉固定,四个中外管侧部分别与两个槽子两端 固定连接,两个槽子下端分别与两个三叉管上端固定连接,两个三叉管下端分 别与两个外套管上端套接,并通过大螺钉固定;所述两个轨道上均设有轨道槽, 两个轮子分别镶嵌在两个轨道槽上,两个轮子分别与两个轮架通过轴杆和螺母 连接,两个轮架上端分别与两个扶手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六个外套管下端均设有插管和固定件,该装置还设有六个预埋件,预 埋件上设有孔,上述插管可以插在预埋件的孔中,并通过螺钉和螺母固定。
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的两个扶手分别设在两个轮架上,轮 架下设有轮子,轮子镶嵌在轨道上,可以沿着轨道前后滑动。两手抓扶手向前 或后骑行时,扶手可以随着人车一同前行或后退,可以有效地帮助练习者保持 身体平衡。该装置的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以及三叉管和外套管之间采用套接, 拉长或缩短内套管和三叉管可以调整轨道的高度。内方管和外方管之间,以及 中内管和中外管之间采用套接,拉长或缩短内方管和中内管可以调整轨道的宽 度。可以解决不同高度、不同胖瘦练习者的需求。此外,该装置中部的两个槽 子可以放置物品。采用该装置辅助独轮自行车直行技术练习可以避免传统辅助 练习方法的弊端,激发练习者的学习兴趣,满足初学者的需要。应用该装置对 提独轮自行车直行技术练习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直行式独轮自行车练习装置的立体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74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