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碎石挤密桩加筋路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6134.3 | 申请日: | 2015-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3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邬瑞光;王新生;甄俊杰;郑亚强;相兴华;张诚;卫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3/08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赵宏伟 |
地址: | 03000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碎石 挤密桩加筋 路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石挤密桩加筋路基结构,属于道路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路填方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因基底处理不当、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路基产生过大的沉降,特别是湿软地基下易导致加筋路基墙面开裂甚至结构失稳破坏,直接危害公路运营和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力学计算表明,填方路基在基底一定深度内即附加应力约占自重应力的10%~15%时,持力层内土体保持一定密实程度,并达到一定的固结状态后,地基沉降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产生的沉降量为构造物容许。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方便,有效提高地基土强度,提高地基基础承载力的碎石挤密桩加筋路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碎石挤密桩加筋路基结构,包括加固地基和加筋路基,所述加筋路基设置在加固地基上方,所述加固地基主要由碎石挤密桩、桩间土和碎石垫层构成,桩间土内设置有多根碎石挤密桩,所述碎石挤密桩平面呈三角形分布,碎石挤密桩顶设置碎石垫层,所述加筋路基两侧设置有墙面板,所述墙面板安装在墙面板基础上,所述加筋路基内沿高度分层设置有肋钢筋,所述有肋钢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墙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墙面板为混凝土面板。
优选的,所述有肋钢筋的表面涂覆有防锈漆,有肋钢筋水平布置,有肋钢筋竖向间距5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碎石挤密桩与原有地基形成复合地基,有效提高地基土强度,地基基础承载力提高30-50%,满足其上加筋路基地基应力要求。同时能够加速地基土固结,减少基础持力层及一定深度内下卧层土体压缩变形和工后沉降变形,结构整体趋于稳定。
此外,路基两侧设置墙面板,内设有肋钢筋,并与墙面板固连形成整体,能够有效避免加筋路基总体失稳,产生横向滑移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碎石挤密桩加筋路基结构,包括加固地基8和加筋路基1,加筋路基1设置在加固地基8上方,加固地基8主要由碎石挤密桩4、桩间土5和碎石垫层6构成,桩间土5内设置有多根碎石挤密桩4,所述碎石挤密桩4平面呈三角形分布,碎石挤密桩4顶设置碎石垫层6,加筋路基1两侧设置有墙面板2,墙面板2安装在墙面板基础7上,所述加筋路基1内沿高度分层设置有肋钢筋3,有肋钢筋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墙面板2上。
在对于湿软地基进行处理时,湿软地基一般地下水位为-2.5~-3.5m,土体含水量25~30%,呈软塑状,基本承载力80~120kpa。路基宽度12m,填方高度10m,共长50m,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影响与作用,采用碎石挤密桩对拉式加筋路基结构,墙面板采用混凝土面板,加筋路基内埋设涂刷防锈漆的HRB335有肋钢筋,呈水平方向布置,有肋钢筋竖向间距50cm,与墙面板相连接后与填土形成加筋路基。
地基处理:原有地基承载力100KPa,地下水位较高,采用碎石挤密桩加筋技术,桩体材料为粒径20~50mm的碎石,含泥量不大于5%,桩直径1.0m,经计算桩长8~15m,碎石桩体穿越湿软土层。桩间距1.5m,水平呈正三角形布置。桩顶设厚度50~80cm密实的碎石垫层,与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处理范围,路基宽度范围以外两侧各2.5~3.5m。经压实的碎石垫层上设置加筋路基。
碎石挤密降低地下水位,形成持力层内有效的排水通道,改变土体的湿度状态,提高承载力。碎石挤密使桩周土进一步密实,达到持力层效果。
形成的复合地基可提供200~300kPa承载力的持力层,满足加筋路基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的联合作用。
加筋路基墙面直立,减少占用土地,大量节约工程数量,具现实的低碳环保意义。是一种适合于湿软地基的高填方路基经济断面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6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上下两条装饰带的拎包
- 下一篇:螺丝打头机冲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