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加层排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4354.2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成吉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4 | 分类号: | F01N1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成艳 |
地址: |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加层排气管。
背景技术
摩托车因拥有灵活、速度、易停放及省有的优点,对于居住于交通拥挤、深受塞车及停车位一位难求的都市人士来说,可说是一套最恰当的代步工具。而摩托车的工作原理是将混合燃有及空气的有气输入引擎点火燃爆,从而产生动力推动活塞的往复运动,进而由齿轮驱动无段变速系统的作动,而从最终齿轮组带动后轮的旋转,以驱前轮的同步旋转,来达到摩托车行进的目的。而燃爆后产生的废气,则经排气管的过滤由排气管本体排出,以避免废气造成空气的污染。由于废气的温度非常高,因此当高温废气从排气管本体排出时,就会导致排气管本体周面产生一高温状态,而当乘员或行人的肢体碰触到排气管时,就会发生烫伤的情事,因此一些排气管外露而有烫伤人员的问题的车型,均会在排气管外侧设置有隔热防设装置,以避免人员直接接触。
公开号为CN252771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排气管,在保持在用排气管结构、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层密封管壳,把原外壳一层结构变成两层,层与层之间留有间距,并适当用支柱(架)撑接两壁,构成一密封管腔,外管壳的进气口端开有排气孔、尾气口端开有注水口,并用注水口盖盖住,管腔内加入冷水,构成冷却装置。
此装置对尾气管有降温作用;但是当水温升高后,只靠自然的热交换降温,降温速度慢,长时间使用防烫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加层排气管,以解决对比文件中冷却装置降温慢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摩托车加层排气管,包括尾气管和外套管,外套管套设在尾气管上;外套管与尾气管之间设置有吸热层;吸热层内放置有圆筒状的冰盒;冰盒内装有多元丙烯酸多元醇聚合体制冷剂。
摩托车排出尾气时,尾气管所放出的热量被冰盒吸收和阻隔,冰盒外的外套管不会升温,人与外套管接触不会烫伤;当冰盒中的多元丙烯酸多元醇聚合体制冷剂的温度提高后,只需要将冰盒从尾气管和外套管之间取出,放在冰箱里冰冻,即可快速降温,重新放入尾气管和外套管之间,重复利用。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当有摩托车尾气排出时,尾气管中的尾气使尾气管变烫,尾气管外套设有冰盒,冰盒中的多元丙烯酸多元醇聚合体制冷剂吸收尾气管的热量,尾气管降温,多元丙烯酸多元醇聚合体制冷剂的温度缓慢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将冰盒取出,放置在冰箱中冰冻一会儿,冰盒降温后,再将冰盒放回尾气管和外套管之间即可。这种摩托车加层排气管能够保持外套管不烫,并且能将吸热层快速降温,摩托车长时间使用时防烫伤效果好。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吸热层设置有固定架,冰盒卡合在固定架上;固定架包括两个圆环、若干连接杆,两个圆环套设在尾气管与外套管之间,连接杆上设有凸条,外套管内壁设有与凸条相匹配的凹槽,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圆环相连接。固定架用来固定冰盒,连接杆使固定架固定在外套管上,固定架的圆环用来堵住冰盒,防止冰盒滑出吸热层。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圆筒状的冰盒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外套管的内侧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这样可以使冰盒固定在外套管上,防止因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冰盒从吸热层内滑出。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圆筒状的冰盒的内侧设有内螺纹,尾气管的外侧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这样可以使冰盒固定在尾气管上,一方面使冰盒与尾气管结合紧密,提高吸热效果;另一方面防止因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冰盒从吸热层内滑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加层排气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尾气管1、吸热层2、外套管3。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
摩托车加层排气管,包括尾气管1和外套管3,外套管3套设在尾气管1上;外套管3与尾气管1之间设置有吸热层2;吸热层2内放置有圆筒状的冰盒;圆筒状的冰盒的内侧设有内螺纹,尾气管1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将冰盒拧在尾气管1的外壁上;冰盒内装有多元丙烯酸多元醇聚合体制冷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成吉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成吉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4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节温器总成外壳体
- 下一篇:水冷式消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