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诱杀虫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3739.7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0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涂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凯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566 重庆市铜梁区蒲***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诱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诱昆虫的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昆虫的趋光特性是人所共知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国外就利用日光灯对美洲棉、铃虫等害虫进行诱杀试验。目前,用于诱杀害虫的灯包括黑光灯、高压汞灯、紫光灯、日光灯等。目前杀虫灯大都采用与高压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灯光将害虫引诱过来,灯管的外围布置高压电击网,害虫碰上即被电死。这种杀虫灯的缺点在于:①高压电网两极删线的间隔一般为7~9毫米,只能将体积较大的昆虫电死,体积偏小的昆虫可以在不触碰电极的情况下飞出高压电网,杀虫灯杀虫效率不高,而且不能通过缩短压电网正负极删线的间隔距离来提高杀虫率,因为大量被电死的虫子很快会塞满狭小的高压电间隙,从而造成短路,杀虫灯失效;②杀虫灯采用市电,需要单独布线,当出现停电时,杀虫灯也无法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杀虫效率高、不受市电影响的LED诱杀虫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LED诱杀虫灯,包括底座和LED灯管,该底座由网板和盒体,网板覆盖于盒体开口处,网板中央设有用于安装LED灯管的安装座,网板的边缘设置有若干竖向支撑柱,支撑柱之间布置有高压电网,支撑柱的顶端连接有遮雨板,遮雨板的下侧设有电器元件箱,该遮雨板顶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电器元件箱内安装有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太阳能蓄电池,该太阳能蓄电池通过直流升压器向高压电网供电,该直流升压器与LED灯管并联;遮雨板的周边安装有由电子定时开关控制的杀虫剂喷雾嘴,该电子定时开关与太阳能蓄电池电联。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LED灯管可发出诱虫灯管,可以为红光、蓝光或其他色彩的光,为弥补高压电网杀虫的局限性,在遮雨板的周边安装杀虫剂喷雾嘴,通过电子定时开关设置定喷雾时间,采用高压电杀虫和化学杀虫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LED诱杀虫灯的效率;另外,在遮雨板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作为LED诱杀虫灯的能量来源,无需连接市电,该LED诱杀虫灯不会受到市电停电、电压弱或其他情况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网以LED灯管为中心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相邻正负极删丝的间距为9mm,内层相邻正负极删丝的间距为7mm,采用双层高压电网设计,体积较大的害虫被外层高压电网电击致死,体积较小的害虫被内层高压电网电击致死,这样的设计提高了杀死不同体积害虫的覆盖率。
进一步地,所述网板为矩形板,网板四角设有螺纹孔,网板与盒体螺纹连接,盒体用于害虫被杀灭后,虫体从网板的网眼中落入盒体内,当盒体内的虫体堆积到一定量时,使用螺刀等工具拆卸下盒体,从而对盒体进行清理。
进一步地,LED灯管外设有透明玻璃灯罩,无灯罩的时候,害虫撞击LED灯管,虫体可能会落入LED灯管两端的通电接触部,造成LED灯管断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ED诱杀虫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LED诱杀虫灯,从上至下依次由遮雨板1、支撑柱2和底座构成,两块塑料遮雨板拱起的人字形屋顶,遮雨板1的顶面覆盖并通过螺栓紧固有太阳能电池板3,遮雨板1下侧安装有电气元件箱4,该电气元件箱4内带有太阳能蓄电池,该太阳能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3通过导线连接,太阳能电池板3收集的能量将以电能形式存储在太阳能蓄电池内。遮雨板1的周边安装有杀虫剂喷雾嘴5,该杀虫剂喷雾嘴5的开闭机构与电子定时开关、太阳能蓄电池电联,杀虫剂喷雾嘴5的进液口通过软管与LED诱杀虫灯外的杀虫剂罐体连接。
底座由盒体6和网板7组合而成,矩形的网板7四角开有螺纹孔,通过螺栓与盒体6连接。网板7的四周布置有支撑柱2,网板7板面四周开有沉孔,支撑柱2底端插入该沉孔内,支撑柱2的顶端插入电气元件箱4外壁的挺孔柱内。网板7的中央固定有安装座,该安装座通过导线与太阳能蓄电池连接,LED灯管8安装与该安装座后,LED灯管8与太阳能蓄电池电联。在相邻支撑柱2之间布置有高压电网9,太阳能蓄电池通过直流升压器向高压电网9供电,该直流升压器与LED灯管8并联。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高压电网以LED灯管为中心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相邻正负极删丝的间距为9mm,内层相邻正负极删丝的间距为7mm,LED灯管外罩有透明玻璃灯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凯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凯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3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