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钢圈的放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93715.1 | 申请日: | 201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6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圈 放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圈加工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钢圈的放置架。
背景技术
许多诸如载重卡车、面包车之类的机动车普遍采用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无内胎轮胎外观上与普通轮胎相似,所不同的是无内胎轮胎的外胎内壁上附加了一层厚约2~3mm的专门用来封气的橡胶密封层,它是用硫化的方法粘附上去的,密封层正对着的胎面下面,贴着一层未硫化橡胶的特殊混合物制成的自粘层。当轮胎穿孔时,自粘层能自行将刺穿的孔粘合,因此又被称为有自粘层的无内胎轮胎。无内胎轮胎在穿孔时,压力不会急剧下降,有利于安全行驶,无内胎轮胎不存在内外胎之间的摩损和卡住,它的气密性好,可直接通过轮辋散热、温升低、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重量轻。但由于无内胎轮胎是与汽车钢圈轮辋共同组成储气空间,没有一个完全封闭的内胎作为内部储气空间,因此如果汽车钢圈轮辋有裂缝、破孔等缺陷就会造成车轮泄气,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目前一般采用将厚度为5毫米以上的长条热轧钢板用卷圆设备圈成圆弧,再将两远端对焊成圆环后用滚压工艺成形的生产工艺制造汽车钢圈轮毂,而在卷圆环节中,钢板的圆弧度不够,需要对钢板进行整圆,钢圈轮毂与下面的底盘再进行焊接,从而钢圈就完成了。现在制作完成的钢圈大多数放置在地面,空间占有面积太大,空间利用率低;同时,钢圈的底盘与地面或者支架平面相接触,搬运时的着力点比较少,搬运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钢圈的放置架,提高钢圈的放置空间利用率,且使支架平面与钢圈之间有间距,便于搬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础方案:用于钢圈的放置架,包括支撑杆和位于支撑杆之间的多层放置平台,支撑杆与放置平台的四角固定连接,放置平台包括边框架和放置杆,放置杆固定设置在边框架内,相邻放置杆之间均匀间隔排列,相邻放置杆上面连接有放置钢圈的固定轴。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放置平台,将制作完成的钢圈放置在放置平台上面,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空间利用率提高,同时便于对钢圈进行整理,且防止钢圈与地面接触受潮,钢圈生锈。同时,放置平台上面通过设置间隔排列的放置杆组成,相对于一整块平板而言,比较省材料,同时,便于人们手托拿钢圈的底部。相邻放置杆上面连接有放置钢圈的固定轴,使钢圈底部与放置平台之间有间隔,便于人们搬运。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一:支撑杆与放置平台滑动连接。由于钢圈本身很重,放置平台设置多层,其中高层的钢圈不便于取拿,人们在取拿钢圈过程中容易骨折或者砸到自己,安全性比较差。为此,可以设置支撑杆与放置平台滑动连接,可以将高层的放置平台沿支撑杆向下滑动,滑至人们方便取拿的高度,安全性高,且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二:支撑杆上面设置有卡槽,便于放置平台沿支撑杆滑动过程中,对放置平台进行限位。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三:固定轴上面设置有耐磨层。由于钢圈本身比较笨重,而且在取拿钢圈过程中,会对固定轴有一定的磨损,为此,在固定轴上面设置耐磨层。
针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四:支撑杆下端设置有固定脚,增加放置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的标记均为:支撑杆1,放置平台2,边框架21,放置杆22,固定轴3。
如图1所示,用于钢圈的放置架,包括支撑杆1和位于支撑杆1之间的三层放置平台2,支撑杆1与放置平台2的四角固定连接,支撑杆1与放置平台2滑动连接。支撑杆1上面设置有卡槽。支撑杆1下端设置有固定脚。放置平台2包括边框架21和放置杆22,放置杆22固定设置在边框架21内,相邻放置杆22之间均匀间隔排列,相邻放置杆22上面连接有放置钢圈的固定轴3,固定轴3上面设置有耐磨层4。
采用多层放置平台2,将制作完成的钢圈放置在放置平台2上面,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空间利用率提高,同时便于对钢圈进行整理,且防止钢圈与地面接触受潮,钢圈生锈。同时,放置平台2上面通过设置间隔排列的放置杆22组成,相对于一整块平板而言,比较省材料,同时,便于人们手托拿钢圈的底部。相邻放置杆22上面连接有放置钢圈的固定轴3,使钢圈底部与放置平台2之间有间隔,便于人们搬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创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93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