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5355.0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7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周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1/00 | 分类号: | B65G4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线型 运输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板制作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板自动生产线上的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
背景技术
在复合材料模板自动生产中工序中,经常需要对板材或者运输车进行运输,因此需要一种便于传输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将板材或者运输车运输,在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人工使用运输车进行运输,这不仅浪费了人力,效率也低,并且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地面的不平,或者根据运输路径的要求,需要对轨道的高度进行调整,因此在满足自动运输的同时还需要一种可以自动调整其高度的运输轨道。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可以对板材或者运输车进行自动快速的输送,克服需要人工推送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其中,包括:轨道支架,多个与运输方向垂直的直线运输辊和驱动所述运输辊运动的动力机构;
多个所述直线运输辊均匀铺设在轨道支架上,形成板材水平导轨;
所述直线运输辊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辊和与多个从动辊;
所述动力机构与主动辊相连接,驱动主动辊滚动;
所述主动辊通过传送机构与多个从动辊相连接,在动力机构驱动主动辊滚动的同时,带动从动辊一起滚动;
所述水平导轨的下方还包括:用于调整水平导轨高度的升降机构。
所述的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其中,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机或者气缸。
所述的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其中,所述电机设置在水平导轨的下方,通过一固定件与轨道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承载支架和与设置在支架上端的固定螺丝。
所述的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其中,所述传送机构为传送带或者传送链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其包括:轨道支架,多个与运输方向垂直的直线运输辊和驱动所述运输辊运动的动力机构;多个所述直线运输辊均匀铺设在轨道支架上,形成板材水平导轨;所述直线运输辊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辊和与多个从动辊;所述动力机构与主动辊相连接,驱动主动辊滚动;所述主动辊通过传送机构与多个从动辊相连接,在动力机构驱动主动辊滚动的同时,带动从动辊一起滚动,从而将板材或者运输车传输到所需位置,且其还可以通过升降装置调节其水平导轨的高度,为模板或者运输车的自动运输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上水平导轨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可升降的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型辊床直线型辊床运输轨道,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轨道支架11,多个与运输方向垂直的直线运输辊和驱动所述运输辊运动的动力机构;
多个所述直线运输辊均匀铺设在轨道支架上,形成板材水平导轨;
所述直线运输辊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辊10和多个从动辊20;
所述动力机构40与主动辊10相连接,驱动主动辊10滚动;
所述主动辊10通过传送机构30与多个从动辊20相连接,在动力机构40驱动主动辊10滚动的同时,通过与从动辊20相连接的传送机构30带动从动辊20一起滚动。
所述水平导轨的下方还包括:用于调整水平导轨高度的升降机构50。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机或者气缸。
具体的,在所述轨道支架呈长方型,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直线运输辊,所述直线运输辊可以活动设置在轨道支架内侧的凹槽内,通过一环形卡扣,扣合在轨道支架上,通过其滚动,带动传输到其上的板材或者运输车向前运动。
所述直线运输辊有主动辊和从动辊,主动辊直接与动力机构相连接,由动力机构直接驱动,而从动辊则通过一传送带或者链条与主动辊相连接,由主动辊驱动其滚动。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水平导轨的下方,通过一固定件与轨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承载支架和与设置在支架上端的固定螺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5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菌类培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