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净化尾气的车辆排气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3417.4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命山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00;F01N3/021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郭艳薇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尾气 车辆 排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净化尾气的车辆排气管。
背景技术
排气管消音的原理是通过对排气气流气流折射、分散、膨胀等措施,使排气气流的 流速降低。从而达到消音的目的。但是消音以后排气背压增高,影响废气排出的完全程度, 会损失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排气管的设计既要考虑到消音降噪,又要考虑动力性和经济 性不要有太大的损失。除非十分必要,建议不要把排气噪音降得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净化尾气的车辆排气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净化尾气的车辆排气管,包括管接口、过滤管体、回音鼓、消音管体、排气出 口、通气管Ⅰ、通气管Ⅱ和通气管Ⅲ,所述排气管主体包括过滤管体、回音鼓和消音管体,所 述管接口与过滤管体相连,所述过滤管体、回音鼓和消音管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过滤 管体内通过通气管Ⅰ与消音管体相连,所述消音管体通过通气管Ⅲ与回音鼓相连,所述回音 鼓通过通气管Ⅱ与排气出口相连,所述过滤管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通 气管Ⅰ的管口,所述消音管体内在通气管Ⅱ上设置有消音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层设置有颗粒吸附层、活性炭过滤网层和二氧化碳净化层。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管体、回音鼓和消音管体外侧包裹设置有隔音棉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过滤管体、回音鼓、消音管体三个腔体相互 配合设计分别实现了过滤、回音和消音工作,另外分别通过通气管Ⅰ、通气管Ⅱ和通气管Ⅲ 进行相互连通,通过设置过滤层和消音装置实现相关功能,具有高速高效、清洁安全、低成 本、易维护,并且产品一致性得到保证,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一种可净化尾气的车辆排气管,包括管接口1、过滤管体2、回音鼓3、 消音管体4、排气出口5、通气管Ⅰ6、通气管Ⅱ7和通气管Ⅲ8,所述排气管主体包括过滤管体 2、回音鼓3和消音管体4,所述管接口1与过滤管体2相连,所述过滤管体2、回音鼓3和消音管 体4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过滤管体2内通过通气管Ⅰ6与消音管体4相连,所述消音管体4 通过通气管Ⅲ8与回音鼓3相连,所述回音鼓3通过通气管Ⅱ7与排气出口5相连,所述过滤管 体2内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通气管Ⅰ6的管口,所述消音管体4内在通气管Ⅱ7 上设置有消音装置9,所述回音鼓3内部设置有吸音板。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过滤层设置有颗粒吸附层、活性炭过滤网层和二氧化碳净化 层。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过滤管体2、回音鼓3和消音管体4外侧包裹设置有隔音棉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过滤管体、回音鼓、消音管体三个腔体相互 配合设计分别实现了过滤、回音和消音工作,另外分别通过通气管Ⅰ、通气管Ⅱ和通气管Ⅲ 进行相互连通,通过设置过滤层和消音装置实现相关功能,具有高速高效、清洁安全、低成 本、易维护,并且产品一致性得到保证,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 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 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 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命山,未经李命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34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风扇固定框
- 下一篇:一种双流道动力涡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