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防震超级电容器模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2065.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8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华;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烯晶碳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10 | 分类号: | H01G11/10;H01G11/18;H01G1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徐鹏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防震 超级 电容器 模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防震超级电容器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超级电容器在充放电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散热,同时随着超级电容器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其各种指标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比如在震动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超级电容模组的散热能力优越,同时还需满足较好的防震性能。
目前,现有的超级电容器模组普遍存在如下缺点:
1)散热效果不好,现有的超级电容器模组只是通过内部超级电容器单体外壳与模组内壁接触将热量传递到模组壳体散热和超级电容器单体上下两端连接片上的导热片与上下盖板接触将热量传递到上下盖板散热,然而模组的外壳与上下盖板由于受重量和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散热表面积很小,散热效果非常不理想。
2)超级电容器模组在震动过程中,震动可能使超级电容器单体产生不定向的移动和摆动,从而造成超级电容器单体与超级电容器单体之间的连接松脱或者造成超级电容器单体内部结构的损坏,影响超级电容器模组的正常工作,时间久了容易使超级电容器模组受损。
3)在超级电容器模组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用户为了提高其散热效率,大多采用在超级电容器模组的壳体上再加装辅助其散热的散热器,从而造成超级电容器模组后期使用过程中结构复杂、装配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防震超级电容器模组结构,其具有防震性能好和散热效果好的特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超级电容器模组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震超级电容器模组结构,其包括上、下盖板,上、下震动缓冲垫,上、下电容器固定板,上、下软性绝缘导热片,散热壳体和若干个电容器单体,其中,所述上、下盖板安装于所述散热壳体的两端,所述散热壳体的外壁上均设置有若干条散热凸凹波弧,所述若干个电容器单体通过连接片进行串联或并联方式的电连接,所述上、下电容器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对电容器单体两端进行定位的若干个定位孔,相邻的两个定位孔之间开设有用于将上、下软性绝缘导热片安装贴紧于所述连接片之上的缺口,所述上、下电容器固定板安装于所述若干个电容器单体的两端将若干个电容器单体连接成整体通过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散热壳体内,所述上、下震动缓冲垫贴装于所述上、下盖与所述散热壳体之间,且所述上、下震动缓冲垫上均配合上、下软性绝缘导热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上、下软性绝缘导热片的一面贴紧连接片,另一面穿过上、下电容器固定板和上、下震动缓冲垫贴紧于所述上、下盖板的内壁上。
特别地,所述上盖板的端面上设置有电容器正、负端头,且所述上盖板的端面上设置有平衡电路,所述平衡电路外设置有平衡电路保护盖板。
特别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对应设置于所述上、下电容器固定板边缘的若干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限位台阶面,所述限位台阶面上均开设有连接孔,配合所述连接部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部,所述限位凸起部上也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时,所述限位凸起部抵靠于所述限位台阶面上,连接螺丝穿过两者上的连接孔将上、下电容器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散热壳体内。
特别地,所述散热壳体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配合电容器单体侧壁形状设置的凹槽,所述电容器单体安装于散热壳体内时,其侧壁紧贴于所述凹槽内,以增加电容器单体与散热壳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其散热效果。
特别地,所述上、下电容器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固定电容器单体线束的固定线束槽。
特别地,所述上、下震动缓冲垫均由聚氨酯蜂窝泡棉制成。
特别地,所述凹槽为圆弧形或方形的任一种。
特别地,所述下盖板上向外延伸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若干条用于辅助散热的散热翅片,且所述下盖板上安装有辅助散热的散热风扇。
特别地,所述散热壳体上延伸有用于安装整个电容器模组的若干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部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条散热凸凹波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高效散热的防震超级电容器模组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散热壳体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散热凸凹波弧,散热壳体内壁上设置有与电容器单体的侧壁紧贴的凹槽,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整个超级电容器模组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烯晶碳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烯晶碳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82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缓冲器
- 下一篇:一种方形电容器气体膨胀保护触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