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防盗监控末端信号反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8534.1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7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长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22 | 分类号: | G08B1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防盗 监控 末端 信号 反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缆防盗监控末端信号反馈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基建项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增大,一些基建项目对于能源消耗和智能化控制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城市路灯照明领域,将节省电力能耗和智能化控制管理为重要指标。而在现有的城市户外照明系统中,一般是采用按时段开关的控制模式,这样的控制模式有不少的缺点,例如不管是否需要开(关)灯,只要到达开(关)灯时间,灯也会开启(或关闭),不能根据经纬度调整开(关)灯的时间,经纬度不同的地区,日落时间也不同,而且开灯以后,不管人流是多是少,都是全部的数量的灯在工作;一旦停电,整个系统都无法工作;并且系统整体设备监控不足,对于故障及人为偷盗设备的监控报警功能欠缺,发生故障不易明确故障设备地点位置,智能化程度低,不便于检修维护,对于路灯线路的线缆防盗监控末端设备都比较大,功率大能耗高,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城市照明系统线路线缆防盗监控末端设备大,功率大能耗高,易损坏等不足,提供一种线缆防盗监控末端信号反馈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缆防盗监控末端信号反馈器,所述线缆防盗末端反馈器安装在路灯线缆上,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包括热敏电阻,设有正负接线端,正极接线端串接热敏电阻后与负极接线端形成直流通路;交流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直流通路在路灯非工作时间段输入低压直流电压即可反馈较大的检测信号;交流电路用于隔离交流电对直流电路的影响,特别是路灯工作时间段,对热敏电阻形成保护,增加热敏电阻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接通交流电时断开热敏电阻直流通路的继电器。
更近一步地,所述热敏电阻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更近一步地,所述交流电路由电阻并接后经过一整流电桥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整流电桥与继电器之间并接有电容和二极管。
更近一步地,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常温下阻值为10Ω-20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成本低,通过低功耗的线缆防盗末端反馈器达到路灯非工作时间段的线缆防盗,线缆防盗末端反馈器工作电压为直流12V,在路灯正常工作时间段不工作,功耗低,节能环保,设置有相应的保护电路,不易损坏,维修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缆防盗监控末端信号反馈器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线缆防盗监控末端信号反馈器,线缆防盗末端反馈器安装在路灯线缆上,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包括热敏电阻,设有正负接线端,正极接线端串接热敏电阻后与负极接线端形成直流通路;交流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二极管。直流通路在路灯非工作时间段输入低压直流电压即可反馈较大的检测信号;交流电路用于隔离交流电对直流电路的影响,特别是路灯工作时间段,对热敏电阻形成保护;还设有接通交流电时断开热敏电阻直流通路的继电器;所述热敏电阻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常温下阻值为10Ω;交流电路由电阻并接后经过一整流电桥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整流电桥与继电器之间并接有电容和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给线缆防盗末端反馈器发送12V的电压信号,根据线缆防盗末端反馈器的反馈信号进行判断路灯线缆是否被盗,判断方法在路灯工作时间段和非工作时间段而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在路灯工作时间段内发送的12V直流电接通防盗末端反馈器,热敏电阻阻值很小,反馈的电流信号较大,监控系统依据此信号判断路灯线缆处于正常状态,如果此时反馈的电流信号很小或者没有,则判断路灯线缆处于异常状态,有可能已被盗。在路灯工作时间段内则通过路灯线缆电流变化来监控,即正常工作状态下,监控电缆线电流,无变化或者变化幅度较小则判断无故障或者正常故障,如果电流突变幅值较大则判断线缆被盗,根据支路电流检测数据变化可以初步判断被盗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长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长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8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