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封闭式锅炉受热面管内铁磁性物沉积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8275.2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9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郭素琴;齐晓冰;王凤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锅炉 受热 面管内 铁磁性 沉积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内加热面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封闭式锅炉受热面管内铁磁性物沉积探头。
背景技术
锅炉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会在加热面管内产生的铁屑或氧化物,长期遗留在受热面管内容易形成堵塞;例如,通常会出现严重的蒸汽侧氧化皮剥落,剥落的氧化皮也易在锅炉管内节流孔或弯管内形成堵塞,堵塞的锅炉管温度急剧上升从而引发过热爆管,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防止爆管事故的发生,对锅炉管内铁磁性物沉积或堆积量的检测十分必要。而目前对锅炉管内节流孔或弯管内氧化皮、铁屑等铁磁性物沉积堵塞的测量一般采用射线检测,由于受到现场空间的限制,实施该方法难度较大且容易漏检,而且由于射线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影响其他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对锅炉加热面管内铁屑等杂物检测时存在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半封闭式的沉积探头,能够快速安装、检测和拆卸,提高检测效率和使用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封闭式锅炉受热面管内铁磁性物沉积探头,包括U形磁体和感应线圈,所述U形磁体套固于U形弹性罩内侧;在U形弹性罩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架,两侧支架上分别至少设置两对贴合于受热面管侧壁的滑轮;在U形弹性罩以及支架内设置有半圆环状的往返迂回的感应线圈,其中,沿正向的感应线束为外置线束,沿反向的感应线束被隔磁材料密封为内置线束;感应线圈的两端经过接线端子与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U形弹性罩与支架活动安装,U形弹性罩内侧的各线束与支架内的各线束通过插接方式连接。
所述U形磁体与U形弹性罩活动安装。在U形弹性罩内侧设置有线束外壳,U形弹性罩内侧的各线束被固定于线束外壳内,该线束外壳与U形弹性罩活动安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封闭的结构,可以很容易套装在加热面管的外侧,而且通过滑轮可沿加热面管随意滑动。通过设置隔磁材料将感应线圈分离形成单向磁感应,从而形成半封闭式磁感应线圈。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用效果非常好,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U形弹性罩,2为支架,3为滑轮,4为外置线束,5为内置线束,6为接线端子,7为U形磁体,8为隔磁材料,9为受热面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的半封闭式锅炉受热面管9内铁磁性物沉积探头,在U形磁体7套固于U形弹性罩1内侧。可以活动套装,或者固定套装。
在U形弹性罩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架2,两侧支架2对称。两侧支架2上分别至少设置两对贴合于受热面管9侧壁的滑轮3,例如两侧各设置4组滑轮3,共4对滑轮3。
在U形弹性罩1以及支架2内设置有半圆环状的往返迂回的感应线圈,其中,沿正向的感应线束为外置线束4,沿反向的感应线束被隔磁材料8密封为内置线束5;感应线圈的两端经过接线端子6与控制单元连接。
可以将U形弹性罩1与支架2活动安装,U形弹性罩1内侧的各线束与支架2内的各线束通过插接方式连接。也可以在U形弹性罩1内侧设置有线束外壳,U形弹性罩1内侧的各线束被固定于线束外壳内,该线束外壳与U形弹性罩1活动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未经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8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
- 下一篇:放射介入治疗防护区剂量自动测试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