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轧钢用的滤油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7494.9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9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之峰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4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轧钢 滤油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轧钢器具,具体说是一种工业轧钢用的滤油网。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钢、轧钢技术也在不断的调整、不断的适 应生产需求。从炼钢厂出来的钢坯还仅仅是半成品,必须到轧钢厂去进行轧 制以后,才能成为合格的产品。从炼钢厂送过来的连铸坯,首先是进入加热 炉,然后经过初轧机反复轧制之后,进入精轧机。轧钢属于金属压力加工, 在热轧生产线上,轧坯加热变软,被辊道送入轧机,最后轧成用户要求的尺 寸。轧钢工业加热炉在加热过程中,为了使加热均匀温度一致,里面用轧钢 油作为介质加热。而多数从加热炉中的取出的轧坯上面带有轧钢油,轧坯在 输送带上输送以及轧机轧制过程中,轧钢油经常布满车间地面,导致生产车 间地面油腻容易滑倒,生产工人非常不方便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轧钢用的滤油网,铺设在生产 车间的地面,并在架设集油槽,网状结构可以将轧钢油聚集在滤油网的栅格 中,进而流入集油槽,可以方便轧钢油的回收。工人踩在过滤网上的栅格结 构中,重心稳,不容易滑倒。本实用新型滤油网是采用同一种带有特殊插接 结构的栅板拼接而成的,模压成型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工业轧钢用的滤油网,包括若干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板沿其长度 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深度为栅板宽度的一半,栅板的 两端设置有栅格拼合槽,若干栅板分为数目相等的一横列和一竖列以及一个 外框,横列的栅板正向设置,插接槽位于栅板底部;竖列的栅板倒置设置, 插接槽位于栅板顶部;使横列栅板上的插接槽与相应竖列插接板的插接槽插 接相连。
所述栅格拼合槽的宽度与栅板厚度相同。
所述外框有四块栅板组成,每块栅板的两个端头通过栅格拼合槽插接拼 合连接成一个矩形结构,横列和竖列均设于矩形结构内。
所述外框的四块栅板上设有卡扣带勾。
所述栅板上每隔5~7个插接槽设有一个工艺圆孔。
所述栅板的长度为1108毫米,宽度为88毫米,厚度为8毫米,插接槽的深 度为44毫米,工艺圆孔的深度为39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铺设在生产车间的地面,并在架设集油槽,网状 结构可以将轧钢油聚集在滤油网的栅格中,进而流入集油槽,可以方便轧钢 油的回收。工人踩在过滤网上的栅格结构中,重心稳,不容易滑倒。本实用 新型滤油网是采用同一种带有特殊插接结构的栅板拼接而成的,模压成型方 便,成本低。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主题量身定制,安装施工方便,易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一个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栅板,2-插接槽,3-栅格拼合槽,4-横列,5-竖列,6-外框, 7-工艺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工业轧钢用的滤油网,包括若干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栅板沿其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深度为栅板宽度的 一半,栅板的两端设置有栅格拼合槽,若干栅板分为数目相等的一横列和一 竖列以及一个外框,横列的栅板正向设置,插接槽位于栅板底部;竖列的栅 板倒置设置,插接槽位于栅板顶部;使横列栅板上的插接槽与相应竖列插接 板的插接槽插接相连。
所述栅格拼合槽的宽度与栅板厚度相同。
所述外框有四块栅板组成,每块栅板的两个端头通过栅格拼合槽插接拼 合连接成一个矩形结构,横列和竖列均设于矩形结构内。
所述外框的四块栅板上设有卡扣带勾。
所述栅板上每隔5~7个插接槽设有一个工艺圆孔。
所述每个栅板的长度为1108毫米,宽度为88毫米,厚度为8毫米,插接槽 的深度为44毫米,工艺圆孔的深度为39毫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 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 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 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 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之峰,未经李之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74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