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愈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4228.0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6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邱巢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巢洲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愈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愈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增加房屋使用面积等一系列优点,其中相当一大部分品种属于绿色建材,具有质轻、隔热、隔音、保温等特点。自愈混凝土是指可自行修补裂缝的实验性混凝土,它包含有可生产石灰石的细菌,通过作用于结构的腐蚀性雨水加以激活。这种新材料有可能会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其结果是节约相当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型材的中心结构为自愈混泥土层,这种混凝土能自行修复混凝土开裂部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提高节约混凝土结构的维护成本的可自愈墙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自愈墙体,包括自愈混泥土层、高强度粘结剂层、聚苯乙烯层和彩钢板层,自愈混泥土层厚度为5-7.5cm,为中心结构,厚度为1.5-3.5cm的聚苯乙烯层对称设置在自愈混泥土层的两面,两者通过高强度粘结剂层连接,彩钢板层对称设置在聚苯乙烯层上。
优选的,所述自愈混泥土层结构上设置有蜂窝孔。
优选的,所述自愈混泥土层两面设置有钢丝网。
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层,包括聚苯乙烯颗粒球和粘结剂,聚苯乙烯颗粒球通过粘结剂粘合形成板材状。
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层厚度为3cm。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自愈墙体,型材的中心结构为自愈混泥土层,这种混凝土能自行修复混凝土开裂部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提高节约混凝土结构的维护成本,自愈混泥土层结构上设置有蜂窝孔,这样混凝土层就能透水,水分进入混凝土层激活它所包含有可生产石灰石的休眠的细菌孢子,对混凝土开裂部分进行局部填充,自愈混泥土层两面设置有钢丝网,这样就能增强型材的韧性,防止其受到撞击或者晃动时断裂,聚苯乙烯层,包括聚苯乙烯颗粒球和粘结剂,聚苯乙烯颗粒球通过粘结剂粘合形成板材状,这样构成的聚苯乙烯层质量轻,并且具有高效的阻燃特性,聚苯乙烯层厚度为3cm,这样既能保证型材的质量轻,同时又不影响其阻燃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聚苯乙烯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自愈混泥土层,2——高强度粘结剂层,3——聚苯乙烯层,4——彩钢板层,5——聚苯乙烯颗粒球,6——粘结剂,7——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愈墙体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可自愈墙体,包括自愈混泥土层1、高强度粘结剂层2、聚苯乙烯层3和彩钢板层4,自愈混泥土层1厚度为5cm,为中心结构,厚度为3cm的聚苯乙烯层3对称设置在自愈混泥土层1的两面,两者通过高强度粘结剂层2连接,彩钢板层4对称设置在聚苯乙烯层3上。
结合图2所示的聚苯乙烯层3,包括聚苯乙烯颗粒5球和粘结剂6,聚苯乙烯颗粒球5通过粘结剂6粘合形成板材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愈墙体,型材的中心结构为自愈混泥土层,这种混凝土能自行修复混凝土开裂部分,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并有效提高节约混凝土结构的维护成本,自愈混泥土层结构上设置有蜂窝孔,这样混凝土层就能透水,水分进入混凝土层激活它所包含有可生产石灰石的休眠的细菌孢子,对混凝土开裂部分进行局部填充,自愈混泥土层两面设置有钢丝网,这样就能增强型材的韧性,防止其受到撞击或者晃动时断裂,聚苯乙烯层,包括聚苯乙烯颗粒球和粘结剂,聚苯乙烯颗粒球通过粘结剂粘合形成板材状,这样构成的聚苯乙烯层质量轻,并且具有高效的阻燃特性,聚苯乙烯层厚度为3cm,这样既能保证型材的质量轻,同时又不影响其阻燃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巢洲,未经邱巢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4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