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智能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3358.2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锦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20 | 分类号: | H01G2/20;H01G2/08;H01G4/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智能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分体式智能电容器。
背景技术
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是0.4kV低压电网高并行节能、降低线损、提高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的新一代无功补偿设备。它由智能测控单元、过零投切开关单元、保护单元、两台(△型)或一台(Y型)低压电力电容器构成。改变了传统无功补偿装置体积庞大和笨重的结构模式,从而使新一代低压无功补偿设备具有补偿效果好,体积小,功率更低,价格更廉,节能成本更多,使用更加灵活,维护更加方便,使用寿命更长,可靠性能更高的特点,适应了现代智能电网对无功补偿的更高要求。
在专利号为CN201010546000.3,名称为低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组合上盖端子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低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组合上盖端子,克服现有电容器端子电极连接不良罩盖使用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极连接可靠、罩盖使用安全便捷的电容器上盖端子,包括接线座、导电铜板和罩盖,接线座中设铁板制的接线座骨架,接线座骨架及导电铜板与接线座塑合为一体,接线座骨架和导电铜板之间设间隔距离,接线座中间部位设两处将导电铜板隔离的防弧隔板;罩盖一端与接线座一个侧边用枢轴枢接,罩盖内侧设兼防弧功能的加强肋;导电铜板一端设用螺钉吊拉以拉紧导线的夹线箍。本发明用夹线箍催紧导线,避免螺钉旋紧将导线推斥滑出或损坏,连接可靠;接线座骨架与导电铜板及接线座塑合为一体,避免松动渗漏;罩盖与接线座枢接避免跌落,性能提高。
该现有技术用一个罩盖将电容器的端子盖住,这样的设置不便于端子的散热,无法散热会导致端子直接烧坏,甚至更加严重的问题,且接线座中间部位设两处将导电铜板隔离的防弧隔板,该设计需要另外的防弧隔板,结构复杂不便,而且不具有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良好、加强固定的一种分体式智能电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智能电容器,包括外壳,外壳上方固定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上凸起有若干凸台,凸台中设置有接线端子,其特征是:所述凸台外各自罩设有绝缘帽,所述绝缘帽与凸台配合卡接,所述绝缘帽侧面有开口,所述凸台的侧面开设有垂直于接线座的竖槽,所述绝缘帽内侧壁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帽顶部与凸台顶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绝缘帽侧面具有两个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帽顶部与凸台顶部之间为空腔,所述绝缘帽侧面有两个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帽的内侧壁设置有凸起的卡块,所述凸台侧面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设置有4个,且呈正菱形分布在接线座上,所述接线端子与凸台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采用分体式的绝缘帽结构,这样就很好的隔离了电弧,使电容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将所述绝缘帽与所述凸台配合卡接,代替传统的胶水粘合或螺丝连接,这样不仅对电容器的损坏更小,而且有较高的稳定性,不用担心绝缘帽不稳定而影响电容器的安全性;所述绝缘帽侧面设置有开口,且所述绝缘帽顶部与凸台顶部之间有一空腔,这样的设置使绝缘帽的顶端与接线端子之间具留有一定的空间,使端子的散热性良好;本实用新型还利用额外设置的第四个凸台作为接线端子的备用安装点,令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电容器使用于分补、共补两种形式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智能电容器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智能电容器实施例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智能电容器实施例绝缘帽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智能电容器实施例脚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接线座;3、接线端子;4、绝缘帽;5、凸台;6、竖槽;7、凸条;8、卡块;9、凹槽;10、开口;11、端部脚架;12、中间脚架;13、散热口;14、凸块;15、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分体式智能电容器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锦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锦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3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型锂电容模块
- 下一篇: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