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浪式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1360.6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3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千代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1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张晓东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浪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冲浪式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车轮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车体的平衡。
目前的电动平衡车分为左右双轮式和独轮式。
双轮式平衡车的车体包括脚踏平台、安装在脚踏平台中间的扶杆和安装在脚踏平台左右两侧车轮,通过驾驶者控制自身重心向前和向后移动,使车体向前或相后倾斜,进而通过车轮控制车体前进、减速、刹车和后退,通过操作扶杆左右摆动,进而通过左右车轮不同的转速和旋转方向控制车体转弯。
独轮式平衡车的车体包括一个车轮和设置在车轮两侧的踏板,独轮式平衡车同样是通过驾驶者控制自身重心向前和向后移动,来控制控制车体前进、减速、刹车和后退,和双轮式平衡车不同的是,需要通过驾驶者控制自身重心的左右移动,来控制车体平衡。
现有的这两种电动平衡车车轮行进方向和人的直立行走方向一致,因此在使用者骑行时必须面对着骑行方向站立在所驾驶的平衡车上,这样造成了骑行者在骑行时很难在路面不平整和遇到障碍的时候通过控制重心保持平衡,也无法通过调整脚部与平衡车之间作用力来控制人体在车上的重心平衡,平衡车在这时候失速,人体会在惯性的作用力下摔下车,容易照成意外伤害。因此现有的平衡车很难通过驾驶者有效的改变人体重心位置在不平整的路面骑行,逾越路面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平衡车很难通过驾驶者改变人体重心位置有效地在不平整的路面骑行,逾越路面障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浪式平衡车,包括车体、平衡控制单元和电池单元,车体包括车轮和脚踏平台,车轮安装在脚踏平台的中部,车轮的前进方向与脚踏平台的长度方向平行,脚踏平台的车轮前方和车轮后方为脚踏区域,脚踏平台包括车架、上盖和下盖,车架由两根纵梁和连接两根纵梁的横梁构成,两根纵梁位于车轮的左右两侧并与脚踏平台的长度方向平行,车轮安装在纵梁上,上盖和下盖分别安装在车架的顶部和底部,平衡控制单元和电池单元设置在车架内的由上盖和下盖封闭的空腔内。
为便于车轮的安装,进一步限定,车轮通过轮轴座安装在纵梁上,车轮为轮毂电机车轮,轮轴座上具有轴孔,车轮的轮轴两端安装在轮轴座的轴孔内,轮轴座通过安装螺栓安装在纵梁上。
进一步限定,轮轴座与纵梁之间的安装平面与脚踏平台平行,在轮轴座上具有两个以上安装螺栓以及相应的安装孔,在纵梁上具有与安装孔配对的具有内螺纹的螺栓孔,安装螺栓穿过安装孔后拧入螺栓孔,在轮轴座与纵梁的安装平面之间设置缓冲件。
为了更好的隔离振动,增加驾驶舒适性,进一步限定,缓冲件为缓冲胶圈,缓冲胶圈套在安装螺栓上。
或者,缓冲件包括缓冲胶圈和橡胶螺栓,缓冲胶圈套在安装螺栓上,橡胶螺栓拧入车架上的螺栓孔,轮轴座上安装有与橡胶螺栓螺纹连接的连接螺栓。
进一步限定,车轮为宽胎形式的轮毂电机车轮,车轮的轮胎的宽度和直径的比值为1:1~2。
在现有技术中,轮毂电机的车轮都是窄胎形式的,本冲浪式平衡车采用宽胎形式的轮毂电机车轮后,即使不使用单独的脚撑也能保持车体不倾倒,而且宽胎能够在平衡车行驶过程中更好的维持左右方向的平衡,降低驾驶难度,增加驾驶乐趣。
进一步限定,纵梁为型材,在型材上固定有用于安装轮轴座的固定座。
进一步限定,上盖分为位于车轮前方的前上盖和位于车轮后方的后上盖,前上盖和后上盖都包括基板和踏板,在基板上安装有踏板开关按钮,踏板安装在基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限定,踏板包括脚踏区和脚踏区四周的底边,踏板通过压板安装在基板的上表面,压板罩在踏板的底边上,踏板区的底部固定衬板。
为了使驾驶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平衡车的工作状态,进一步限定,车轮的其中一侧的纵梁上安装有工作状态指示灯。
进一步限定,车架的两个端部都安装有端盖,两个端盖上都具有行车指示灯,端盖上还具有充电接口和电源开关,充电结构和电源开关都位于同一个端盖上,或分别位于两个端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千代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千代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13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