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的斜顶脱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0793.X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8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卢云峰;丰昌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城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脱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的斜顶脱模结 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池盖产品上设计有两个卡扣,需要设置斜顶结构进行顶出脱模。 如图1、图1a和图1b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斜顶101脱离产品卡扣102,由于 卡扣102对面无侧壁起阻挡作用,容易导致产品顶出时粘在斜顶101上,斜顶 101未完全脱离卡扣102,产品难以取出。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模具的斜顶脱模结构来克服上述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的斜顶脱模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模具的斜顶脱模结构,包括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上设有主斜顶和副斜 顶,所述主斜顶与所述顶针板的夹角小于所述副斜顶与所述顶针板的夹角;所 述主斜顶的顶部的外侧设有与产品的卡扣部位相配合的胶位,所述副斜顶的顶 部的外侧设有用于挡住所述产品的缺口槽位。
进一步的,所述主斜顶为2个,所述副斜顶为1个,所述主斜顶均匀设置 在所述副斜顶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的斜顶脱模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增设副斜顶,由于副斜顶与主斜顶的倾斜角度不同,当产品在竖直方 向顶出相同距离时,主斜顶和副斜顶在横向运动的距离不同,主斜顶的脱模行 程大于副斜顶的脱模行程和卡扣的倒扣距离之和,从而副斜顶既起到脱离胶位 的作用,又起到挡住产品的作用,防止产品被用来成形产品的卡扣的主斜顶带 跑,利于产品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之一;
图1b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之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之一;
图2b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2、图2a和图2b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具的斜顶脱模结构,包括顶 针板1,顶针板1上设有主斜顶2和副斜顶3,主斜顶2与顶针板1的夹角小于 副斜顶3与顶针板1的夹角;主斜顶2的顶部的外侧设有与产品4的卡扣部位 相配合的胶位5,副斜顶3的顶部的外侧设有用于挡住产品4的缺口槽位6。
其中,主斜顶2为2个,副斜顶3为1个,主斜顶2均匀设置在副斜顶3 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一种模具的斜顶脱模结构通过增设副斜顶3,由于副斜顶3与主 斜顶2的倾斜角度不同,当产品4在竖直方向顶出相同距离时,主斜顶2和副 斜顶3在横向运动的距离不同,主斜顶2的脱模行程大于副斜顶3的脱模行程 和卡扣的倒扣距离之和,从而副斜顶3既起到脱离胶位的作用,又起到挡住产 品4的作用,防止产品4被用来成形产品的卡扣的主斜顶2带跑,利于产品4 的取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城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城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0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