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色母粒生产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0131.2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1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基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4;B29B7/28;B29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色母粒 生产 用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色母粒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色母粒生产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色母粒是由炭黑、载体和助剂等化工原料,经混料、密炼、粉碎、挤出成 型、冷却、干燥、切粒、包装等工艺环节所生产的色母原料,由于其具有高黑、 高亮,易分散,可达到高光镜面效果,环保、无毒、无味、无烟,产品表面光 滑亮泽和实色颜色稳定,韧性好,不会出现色点和色纹等现象,有利于降低成 本、节约添加剂、减少厂房场地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部分热性树脂注塑、 抽粒、压板、吹膜、线材、管材等生产加工中。
在混料过程中,大多是先计算出所需的各原料的质量,再通过人工将一定 质量的原料倒入料仓内,通过搅拌进行混料,采用此种方法,一方面,工人很 容易出现疲劳,而出现配错料的情况,混料精度低,导致产品质量低,不合格, 第二方面,人工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第三方面,人工倾倒的过程中粉末 飞溅,造成车间粉尘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料精度高、产品质量好、工人劳 动强度小、不会造成车间粉尘污染的色母粒生产用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色母粒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 用于盛装物料的料筒、连接于料筒出料口的计量罐、连接于计量罐出料口的出 料管、所有出料管汇聚形成的混料管、设置于混料管末端的混料机、连接于混 料机输出端的料仓、设置于混料仓内部的搅拌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料筒出料 口设置有第一流量阀,所述计量罐出料口设置有第二流量阀,所述控制组件与 料筒、计量罐、第一流量阀、第二流量阀、混料机和搅拌组件电连接用于控制 配料、混料、搅拌和上料。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连接于搅 拌电机输出端的搅拌轴、绕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搅拌叶片为至少三个,且从上到下 的半径依次减小。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料筒内设有料位传感器和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不同种物料装在不同的料筒内,并通过第一流量阀、计量罐和 第二流量阀来控制某种物料的加入量,实现精确加料,第二方面,设有控制组 件,通过控制组件与料筒、计量罐、第一流量阀、第二流量阀、混料机和搅拌 组件电连接,来实现自动配料、自动混料、自动搅拌和自动上料,自动化程度 高,工作效率高,且配料精准,不需人工倾倒物料,不会造成车间粉尘污染, 第三方面,各种物料在进入料仓前先通过混料机进行混料,有利于各种物料的 充分均匀混合,提高色母粒质量,第四方面,料仓中设有搅拌组件,通过搅拌 组件对进入料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实现边搅拌边上料,防止物料堵塞料仓的 出料口,进一步提高后续生产效率。
2、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连接于搅拌电机输出端的搅拌轴、绕设于搅拌 轴上的搅拌叶片,且搅拌叶片为至少三个,且从上到下的半径依次减小,由于 搅拌叶片半径逐渐减小,搅拌力度逐渐增强,避免物料在加料过程中固化或结 块,搅拌更充分更均匀,有利于提高造粒质量和改善产品质量,且更节约制作 材料。
3、料筒内设有料位传感器,实时在线监测物料的多少,还设有报警器,当 物料过少时,自动发出警报,通知工作人员加料,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色母粒生产用上料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用于盛装物料的料筒110、连接 于料筒110出料口的计量罐120、连接于计量罐120出料口的出料管130、所有 出料管130汇聚形成的混料管140、设置于混料管140末端的混料机150、连接 于混料机150输出端的料仓160、设置于混料仓160内部的搅拌组件170和控制 组件(图中未示出),料筒110出料口设置有第一流量阀111,计量罐120出料 口设置有第二流量阀121,控制组件与料筒110、计量罐120、第一流量阀111、 第二流量阀121、混料机150和搅拌组件170电连接用于控制配料、混料、搅拌 和上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基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基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70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