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氧舱内密闭式静脉输液压力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8049.6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5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彩片;黄恩伟;罗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彩片;黄恩伟;罗桥英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卿金坚 |
地址: | 533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氧舱内 密闭式 静脉 输液 压力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输液装置,尤其是高压氧舱内密闭式静脉输液压力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氧疗法是将患者置身于高压氧舱内进行加压、吸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随着高压氧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高压氧舱内静脉输液的护理越来越受到氧舱护士的重视和关注。由于高压氧舱内的物理环境与外界大气压下的普通环境的差异性,使得氧舱内的静脉输液有一定的特殊性,故做好高压氧舱内静脉输液的护理,对保证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高压氧舱内密闭式静脉输液,必须保持输液瓶内外压力一致方能正常输液,如果产生压力差,则会出现气体、液体均流向低压区,而发生气泡、液体外溢等严重后果。开始加压时,舱内压力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莫菲式滴管内气体被压缩而体积变小,故液体平面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甚至看不到滴管内液体点滴。因此,陪舱护士应在加压过程中注意将莫菲式管内的液平面调整至较低水平,以便能观察到滴速。氧舱内压力加压到一定治疗压力后进入稳压状态,此时氧舱内压力、温度均较恒定,患者开始吸氧治疗。陪舱护士应将莫菲式滴管的液面调整到合适的水平。按医嘱调整滴速后匀速滴入。稳压吸氧治疗完后,舱内开始减压。减压时由于压力降低,液体瓶、莫菲式管内气体膨胀,压力增高,使液体滴速加快和莫菲式管内液面下降,有使气体进入血管造成气栓的危险。陪舱护士应在减压前将莫菲式管内的液面调到较高水平,调慢液体滴速,并认真检查、密切观察。目前,临床上高压氧舱内进行密闭式静脉输液时,需备长针头,将长针头从输液瓶口插入瓶底,超出液面,同时夹闭输液管上端的排气管,在此过程中,有时长针头无法插至瓶底而无法达到改变输液瓶内压力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高压氧舱内密闭式静脉输液时压力差的高压氧舱内密闭式静脉输液压力平衡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氧舱内密闭式静脉输液压力平衡装置,包括塑料输液瓶,以及与塑料输液瓶连通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根从所述塑料输液瓶底部插入其内部的静脉输液压力平衡针。
所述的静脉输液压力平衡针为无菌一次性针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能很好地解决高压氧舱内密闭式静脉输液的排气问题,保持气体通畅,使输液瓶内与舱内压力一致,避免了压差现象。让病人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同时,能够完成其它静脉输液用药治疗,为病人节省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塑料输液瓶1,静脉输液压力平衡针2,输液器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在塑料输液瓶1的底部,将静脉输液压力平衡针2插入其已经消毒的部位,静脉输液压力平衡针2的针头保持在塑料输液瓶1内液体的液面上,使塑料输液瓶1的内腔与外面相通,并将输液器3的排气管夹闭,由此改变了原来的通气方向,使塑料输液瓶1内的压力与高压舱内的压力一致,避免了压差现象。所述的静脉输液压力平衡针2为现有技术产品的无菌一次性针头,其中有惯通的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彩片;黄恩伟;罗桥英,未经陈彩片;黄恩伟;罗桥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8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压无针接头
- 下一篇:一种医用输液用具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