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管道切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7633.X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7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崔炳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炳菊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B23D33/04;B23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管道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管道切割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地发展,对切割的质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提升。数控管道切割机的发展必须要适应现代机械加工业发展的要求。管道切割机分为火焰管道切割机、等离子管道切割机、激光管道切割机、水切割等。激光管道切割机为效率最快,切割精度最高,切割厚度一般较小。等离子管道切割机切割速度也很快,切割面有一定的斜度。火焰管道切割机针对于厚度较大的碳钢材质。
切割机应用有金属和非金属行业,一般来说,非金属行业分的比较细致,像有切割石材的石材切割机,水切割机,锯齿切割机,切割布料和塑料,化纤制品用的激光切割机,刀片式切割机,切割金属材料的则有火焰切割机,等离子切割机,火焰切割机里面又分数控切割机,和手动的两大类,手动的类别有,小跑车,半自动,纯手动,数控的有,龙门式数控切割机,悬臂式数控切割机,台式数控切割机,相贯线数控切割机等等!
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切割机的刀具均为裸露设置,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合理、方便实用,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功能、设计灵活的新型管道切割机。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的技术以及方法如下:
一种新型管道切割机,包括主机、刀壳和底板,所述主机内部设置有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搭配有圆盘刀,所述主机表面安装有移动装置和散热孔,所述移动装置与主机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与三相异步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刀壳下方设置有折叠带,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扭动开关,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夹持板、夹臂和左板,所述夹持板和夹臂和左板与底板交接处均设置有铰接装置,所述夹持板末端设置有滑轮,所述左板为可拉伸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刀壳为可拆卸设置,方便使用者安装和检查刀具。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带为可往上折叠设置,可以让使用者在不拆卸刀壳的情况下对刀,方便灵活。
作为优选,所述滑轮安装有丁腈橡胶套,耐油、耐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可以良好的贴合于管道表面,在切割管道时并跟随管道转动,将管道与夹持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效减少切割时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装置上设置有提手,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使用者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移动装置与三相异步电动机联动设置,可以有效的移动三相异步电动机,方便切割各种大小的管道,而且夹持板上安装有带有丁腈橡胶套的滑轮,耐油、耐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可以良好的贴合于管道表面,在切割管道时并跟随管道转动,将管道与夹持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效减少切割时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管道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一种新型管道切割机,包括主机1、刀壳2和底板3,所述主机1内部设置有三相异步电动机(未图示),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搭配有圆盘刀(未图示),所述主机表面安装有移动装置4和散热孔5,所述移动装置4与主机1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4与三相异步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刀壳2下方设置有折叠带6,所述底板3上安装有扭动开关7,所述底板3下方设置有夹持板8、夹臂9和左板10,所述夹持板8和夹臂9和左板10与底板交接处均设置有铰接装置11,所述夹持板8末端设置有滑轮12,所述左板10为可拉伸设置。
所述刀壳2为可拆卸设置,方便使用者安装和检查刀具。
所述折叠带6为可往上折叠设置,可以让使用者在不拆卸刀壳2的情况下对刀,方便灵活。
所述滑轮12安装有丁腈橡胶套(未图示),耐油、耐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优异,可以良好的贴合于管道表面,在切割管道时并跟随管道转动,将管道与夹持板8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效减少切割时的摩擦力。
所述移动装置4上设置有提手(未图示),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使用者操作。
在使用时,将左板10拉伸,然后将管道放置于夹持板8上,然后将折叠带6往上折叠,再将管道对刀,关闭折叠带6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炳菊,未经崔炳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76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