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料二次分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5793.0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戴文军;马云峰;郑军;王蜀生;王永猛;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二次 分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冶炼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竖井式炉炉顶技术,特别是一种高炉 无料钟炉顶装料系统的物料二次分配系统。
背景技术
高炉无料钟炉顶装料系统被全世界绝大多数高炉所采用,但现有高炉或多罐无料钟装料 系统中,物料从料罐进入经过阀箱后,由于物料偏离高炉中心,在下料过程中呈现S型的流动 轨迹,最后在布料器喉管出口处偏离高炉中心,使物料产生偏析现象,如图1所示。
上述偏析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物料在S型曲线的流动过程中,会导致物料偏析,使得物 料经布料器溜槽布料到炉内后物料会产生不均匀分布,布料圆环趋向椭圆,严重影响高炉生 产效率;其次,物料在S型曲线的流动过程中,不断冲击波纹管喉管和布料器喉管,使得喉管 局部严重磨损,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二次分配系统,可以使得物料沿下料中 心线竖直下料,有效的防止了物料偏析现象的发生,并减少物料对波纹管喉管及布料器喉管 的冲击,延迟其使用寿命,提高了高炉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料二次分配系统,包括阀箱和设于阀箱下方的波纹管,所述阀箱 的顶部设有至少两个入料口,其底部设有一出料口,还包括二次分配装置,所述二次分配装 置设于阀箱与波纹管之间或者集成于波纹管内,其构造有壳体以及通过定位连接组件固定连 接在壳体内的集中漏斗,所述集中漏斗设于出料口的正下方,且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当物流经阀箱流到集中漏斗时,落入集中漏斗,物料经短暂缓冲混料后二次分配改变下料方 向,由斜下料变为竖直下料,料流量较大时,物料可通过集中漏斗外壁与二次分配装置的壳 体之间的间隙流出,不会产生堵料现象。
优选的,所述集中漏斗为圆锥形或椭圆锥形或方锥形结构,其大口端朝向出料口,且该 大口端口部尺寸大于出料口口部尺寸。
优选的,所述集中漏斗的大口端对称设有一组缺口,用于改善物料经集中漏斗缓冲混料 二次分配后的下料能力。
优选的,所述定位连接组件为至少两套,且沿集中漏斗的周向均匀布置,包括设于集中 漏斗外壁上的支撑板Ⅰ、设于壳体内壁上的支撑板Ⅱ以及用于固定连接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 的连接螺栓。并可以通过连接螺栓调节集中漏斗的安装高度,使得集中漏斗位置达到最佳, 防物料偏析效果最好。
优选的,还包括套设在连接螺栓上的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为钢圈或弹垫。
在该物料二次分配系统的一实施例中,沿着集中漏斗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圈挡料板, 所述挡料板和集中漏斗内壁与物料直接接触的表层上涂装有一层耐磨材料。挡料板与壳体内 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可存储一定的物料,使得下料过程中物料击打在已存储的物料上,有效地 减小了集中漏斗的磨损,大大提高其使用寿命。
在该物料二次分配系统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集中漏斗的内壁上设有可拆卸的耐磨衬板, 所述耐磨衬板与物料直接接触的表层上涂装有一层耐磨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设置二次分配装置,使得物料经该装置二次分配后 沿下料中心竖直下料,有效的防止了物料偏析,提高了高炉生产效率,并减少物料对波纹管 喉管及布料器喉管的冲击,延迟了设备使用寿命,非常适合在竖井炉,尤其是高炉无料钟炉 顶装料系统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 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 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 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 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现有高炉无料钟炉顶装料系统部分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物料二次分配系统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二次分配装置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二次分配装置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物料二次分配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5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RH真空处理系统的待机位烘烤箱
- 下一篇:防水侵蚀高炉底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