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变桨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5311.1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0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龙;范顺杰;介鸣;徐云龙;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0 | 分类号: | F03D7/00;F03D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电变桨 系统 伺服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变桨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风能的利用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及缓解能源短缺具有重要的意义,风电也日益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
随着风电技术发展,大功率风力发电机逐渐成为风力发电市场的主流产品。目前,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普遍采用变桨距控制技术,变桨距控制是沿桨叶的纵轴旋转叶片,控制风轮的能量吸收,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变桨距控制技术能够改善风能利用系数,提高风电机组的起动性能与制动性能,提高风机的整体柔顺度,减小整机和桨叶的受力状况。
变桨距控制技术的一种主要的执行机构为电动变桨系统。在电动变桨系统中,电机驱动器在主控系统的控制下,驱动伺服电机对桨叶的节距角进行调节,以实现变桨距控制。通常,主控系统布置在机舱内的中央控制柜中,电机驱动器布置轮毂内的变桨控制柜中,电机布置在轮毂内的变桨齿轮箱上。桨叶的根部通过变桨轴承与变桨齿轮箱啮合,与轮毂联动,轮毂相对于机舱旋转。
因轮毂相对于机舱旋转,布置在机舱内的中央控制柜与布置轮毂内的变桨控制柜之间需通过滑环连接,以在主控系统与电机驱动器之间传送所需的电能信号与控制指令。由于通过滑环连接来传送电能信号与控制指令要求很高的可靠性,所以造价较高。此外,电机驱动器与电机分别布置在变桨控制柜与变桨齿轮箱中,其接线也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保证电动变桨系统的可靠性,并简化变桨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的接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电变桨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包括:
一第一电力线模块,其接收一上位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并可通过一直流总线传输所述控制指令;
一第二电力线模块,其可通过所述直流总线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向一逆变器传输所述控制指令;
一编码器,其检测一电机的运动状态,并向所述逆变器传输一电机运动状态反馈信号;
所述逆变器,其可与所述直流总线连接,并在所述控制指令和所述电机运动状态反馈信号的控制下输出一交流信号;
所述电机,其在所述交流信号的控制下驱动一桨叶的转动。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变桨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主控系统与驱动装置之间所需传送的电能信号及控制指令均可以利用直流总线完成,不再需要单独的电源线与控制信号线,因此,主控系统与驱动装置之间的接线得以简化,也使得滑环连接的可靠性得以更好地保证。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伺服驱动装置中,逆变器和电机就近布置,使得电机驱动器与电机可一体化集成,因此,可以降低逆变器和电机之间接线的复杂度,也可减少逆变器和电机之间接线受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进行详细说明。这些说明仅用于示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风电变桨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10包括:
一第一电力线模块11,其接收一上位控制器12的控制指令,并可通过一直流总线传输所述控制指令;
一第二电力线模块13,其可通过所述直流总线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向一逆变器17传输所述控制指令;
一编码器15,其检测一电机19的运动状态,并向所述逆变器17传输一电机运动状态反馈信号;
所述逆变器17,其可与所述直流总线连接,并在所述控制指令和所述电机运动状态反馈信号的控制下输出一交流信号;
所述电机19,其在所述交流信号的控制下驱动一桨叶14的转动。
通过该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变桨系统的伺服驱动装置,上位控制器与驱动装置之间所需传送的电能信号及控制指令均可以利用直流总线完成,不再需要单独的电源线与控制信号线,因此,主控系统与驱动装置之间的接线得以简化,也使得滑环连接的可靠性得以更好地保证。逆变器和电机就近布置,使得电机驱动器(即逆变器)与电机可一体化集成,因此,可以降低逆变器和电机之间接线的复杂度,也可减少逆变器和电机之间接线受损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53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声振联合监测装置
- 下一篇:柴油机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