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疝气缝合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64486.0 | 申请日: | 2015-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4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胜路 |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6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疝气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疝气缝合针。
背景技术
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传统手术方法在腹腔外切口,从精索上把疝囊分离出来后,在根部扎死,使腹腔内的组织不再从疝囊突出,缺点一是容易损伤精索,导致睾丸萎缩和不育,二是手术区的疤痕愈合导致手术区域组织粘连,可能引起睾丸上提活动空间减少,三是结扎容易松脱出现疝气复发。
而目前市场上的疝气缝合针,对使用者的技艺有很高要求,而且使用难度较高,容易使使用者在使用时产生精神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疝气缝合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疝气缝合针,包括针柄,所述针柄的一端开设有与针柄内部连通的开口,在开口的内部安装有针体,且针体的远离针柄的一端开设有与针柄内部连通的出口,所述针柄的内部还设置有滑块和复位弹簧,且滑块通过复位弹簧与针柄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靠近复位弹簧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拉线钩子,且拉线钩子依次穿过复位弹簧和针柄开口并延伸置针体的内腔中,所述滑块的顶部安装有手柄,且手柄的顶端穿过开设在针柄表面的滑槽并裸露在针柄的外部,所述针柄的表面还设置有与针柄内部连通的接口,且接口位于复位弹簧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针柄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针体的直径为0.8至1.5毫米,且长度为10至15厘米。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还套接有用于密封的硅胶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疝气缝合针,通过设置接口,使腹膜分离更加简单,降低了疝气缝合针的使用要求,使疝气缝合针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减少了对使用者的精神损伤,通过设置滑块和复位弹簧,使拉线钩子能够进行自动复位,使使用简单,而设置手柄,使滑块滑动更加方便,使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针体工作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针体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柄、2针体、3滑块、4复位弹簧、5拉线钩子、6手柄、7接口、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疝气缝合针,包括针柄1,针柄1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针柄1连接针体2使拉线钩子5能够在针柄1内和针体2内移动,针柄1的一端开设有与针柄1内部连通的开口,在开口的内部安装有针体2,针体2使拉线钩子5能够进行伸出,针体2的直径为0.8至1.5毫米,且长度为10至15厘米,针体2的前端为半钝的尖头,且针体2的远离针柄1的一端开设有与针柄1内部连通的出口,针柄1的内部还设置有滑块3和复位弹簧4,设置滑块3和复位弹簧4,使拉线钩子5能够进行自动复位,使使用简单,而设置手柄6,使滑块3滑动更加方便,使使用更加方便,且滑块3通过复位弹簧4与针柄1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块3靠近复位弹簧4的一侧面上还固定安装有拉线钩子5,拉线钩子5为医用不锈钢专用钢丝,且拉线钩子5依次穿过复位弹簧4和针柄1开口并延伸置针体2的内腔中,滑块3的顶部安装有手柄6,手柄6使滑块3移动更加方便,且手柄6的顶端穿过开设在针柄6表面的滑槽8并裸露在针柄1的外部,滑槽8的内壁上还套接有用于密封的硅胶圈,针柄1的表面还设置有与针柄1内部连通的接口7,接口7用于对针柄1内部进行加水和加气,设置接口7,使腹膜分离更加简单,降低了疝气缝合针的使用要求,使疝气缝合针使用更加简单方便,减少了对使用者的精神损伤,且接口7位于复位弹簧4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胜路,未经李胜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4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