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4098.2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2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珊珊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1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身份 识别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群体活动是社交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现代人的一个重要交际行为,就是参 与一些符合其身份,并能帮助其扩大社交圈,获得自我认知的群体活动。对于 群体活动的组织者来说,如何在群体活动中,全程能够有效的验证参与群体活 动人的身份是个重要的需求。
随着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活动组织者希望能够让参与活动的人具有更为集 中的社会属性与性格特点,因此对于参与活动的人作了大量筛选,但是相反的, 一些有价值、有特点的活动,受限于场地、经费等因素,又必须限定和排除那 些不受邀约擅自空降的人。简单的说,就是防止有人混票进入活动现场。
现有常见的方式是,对于经过验证的合法活动参与者,给予其做上一些简 单标记,做标记的方式包括:贴上标签、佩戴手环等。并且,根据参与活动的 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还可以对这些标签、手环等予以区分,这样在活动区域进 入管理、活动形式设计方面,还可以针对具有不同验证标识的用户,给予针对 性接待。
但是这种方式的一个问题在于,标签和手环之类标识的识别只能依赖于进 场、出场时的逐个识别,在场内活动时,通过视觉观察分辨的方式去逐个识别 每个用户是否是经过合法验证的用户,会导致用户合法性核对较为繁琐,并且 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 视觉观察分辨的方式去逐个识别每个用户是否是经过合法验证的用户,会导致 用户合法性核对较为繁琐,并且不准确的问题。
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身份识别设备,包括:
无线信标传感器,用于在设定检测范围内检测出每个无线识别信标,并在 第一地图上定位标记出每个无线识别信标;
体征传感器,用于在所述设定检测范围内检测出每个物理体征标识,并在 所述第一地图上定位标记出每个物理体征标识;
处理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地图上是否存在单独的无线识别信标或者单独 的物理体征标识;若存在单独的无线识别信标或者单独的物理体征标识,则生 成指示单独的无线识别信标或者单独的物理体征标识对应用户为非法用户的告 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无线信标传感器,具体用于分别获取所述设定检测范围内每 个无线识别信标至每个设定基站之间的距离和/或角度,根据获取到的距离和 /或角度,通过定位计算出每个无线识别信标的位置;根据计算出的位置,在 所述第一地图上定位标记出每个无线识别信标的位置,其中,所述基站为设置 在设定检测范围边缘的定位标识。
可选的,所述体征传感器具体为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获取所述设 定检测范围内的每个物体的红外参数,并将所述红外参数对应的红外模型作为 所述物理体征标识;在所述第一地图上标记出每个红外模型。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地图上确定出以所述物理体征 标识为中心的检测区域;通过判定所述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无线识别信标,确 定是否存在单独的无线识别信标或者单独的物理体征标识。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无线识别信标中的用户权限;判定 所述用户权限信息是否超过设定权限;若所述用户权限超过了设定权限,则生 成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识别信标对应用户的用户 权限受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无线识别信标中的角色身份代码; 根据所述角色身份代码,确定所述无线识别信标对应用户的角色身份,并通过 显示屏显示所述无线识别信标对应的角色身份代码。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
通讯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通讯模块的数据信号,并将数据 信号发送至对应的控制中兴,以接收控制中心的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
天线,与所述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将通讯模块中的数据信号发射至指定的 控制中心。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
导航控制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接收处理器的导航路线,并根据接 收到的导航路线控制无人飞行器按照设定的路径飞行。
可选的,所述设备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珊珊,未经杨珊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4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