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帽撞击体验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61560.3 | 申请日: | 2015-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7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门贤君;曾文;顾鲁宁;张雷;宁满海;陈建刚;王刚;张泰杰;吴紫晨;于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安全帽 撞击 体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安全体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安全帽撞击体验架。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时,会出现高空坠物打击而造成伤亡事故;因此需要一款设备来帮助工人养成自觉防范物体打击的习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安全帽撞击体验架。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安全帽撞击体验架,它包含混凝土支座、槽钢支腿、槽钢横梁、传动轮、传送带、起升手柄、升降带、扁钢挂钩、扁钢卡、升降带限位轴、钢丝绳、橡胶球、滚轴、站立板;混凝土支座的上端安装有两个槽钢支腿,两个槽钢支腿的顶端安装有槽钢横梁,槽钢支腿的内部安装有两个传动轮,传送带绕接在两个传动轮上,起升手柄安装在传动轮的转轴上,传送带的外表面安装有扁钢挂钩,扁钢挂钩与扁钢卡卡接,扁钢卡上安装有升降带,数个滚轴均安装在槽钢横梁的内部,升降带的另一端与数根钢丝绳连接,数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绕接在数个滚轴上,且钢丝绳的末端安装有橡胶球,与橡胶球相对于的下端设置有站立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可实现完全手工操作、且能自动恢复,不用电不需要外接电源,节约环保;同时安装操作方便、使用及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混凝土支座;2-槽钢支腿;3-槽钢横梁;4-传动轮;5-传送带;6-起升手柄;7-升降带;8-扁钢挂钩;9-扁钢卡;10-升降带限位轴;11-钢丝绳;12-橡胶球;13-滚轴;14-站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混凝土支座1、槽钢支腿2、槽钢横梁3、传动轮4、传送带5、起升手柄6、升降带7、扁钢挂钩8、扁钢卡9、升降带限位轴10、钢丝绳11、橡胶球12、滚轴13、站立板14;混凝土支座1的上端安装有两个槽钢支腿2,两个槽钢支腿2的顶端安装有槽钢横梁3,槽钢支腿2的内部安装有两个传动轮4,传送带5绕接在两个传动轮4上,起升手柄6安装在传动轮4的转轴上,传送带5的外表面安装有扁钢挂钩8,扁钢挂钩8与扁钢卡9卡接,扁钢卡9上安装有升降带7,数个滚轴13均安装在槽钢横梁3的内部,升降带7的另一端与数根钢丝绳连接,数根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绕接在数个滚轴13上,且钢丝绳的末端安装有橡胶球12,与橡胶球12相对于的下端设置有站立板1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起升过程:转动手柄——传送带下降——带动扁钢卡下降——带动挂钩下降——升降带下降——橡胶球上升;
打击过程:扁钢卡转至最低点——继续转动手柄——扁钢卡于挂钩脱离——挂钩及其上的传送带失去约束——橡胶球在重力下坠落——挂钩上升至升降带限位轴处——继续转动手柄——扁钢卡转至最高处后将挂上挂钩——重复起升过程;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61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