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转向连接烟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9949.4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4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仟国;程立春;杨玉慧;张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1/12 | 分类号: | F23J11/12;F23J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2400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转向 连接 烟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道,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立式转向连接烟道。
背景技术
立式转向连接烟道是工业生产中热交换设备的一种常见烟道结构,所述烟道结构 通常为空腔式方形结构。空腔式方形结构的立式转向连接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 几方面不足:
1.烟气通过烟道的阻力大,风机的功耗高,系统运营费用大;
2.烟道的胀缩节设置在竖直段,系统变工况运行时,胀缩不能进行及时消化;
3.烟气流出烟道时烟气流动力场分布紊乱,系统热交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转向连接烟道,该立式转向连接烟道解决 了转向烟道烟气沿程阻力降高、烟道膨胀性差及烟气流动力场分布紊乱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转向连接烟道,包括烟道本体,烟 道本体呈U形结构,包括水平段以及分别设置在水平段两端的烟气输入段、烟气输出段,且U 形烟道本体的内流道在转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导流装置;而烟道的水平段设置有柔性胀缩 节。
所述导流装置由二片以上弧形导流板互相平行设置排列构成;弧形导流板的弧面 延伸方向与U形烟道本体转角的转向一致。
所述柔性胀缩节为双波纹型结构。
烟气流进口转向段在与烟气输入段相邻的外侧、烟气流出口转向段与烟气输出段 相邻的外侧均设置有检查孔装置。
所述烟道本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绝热保温层。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立式转向连接烟道,大大降低了烟气流转向时的阻力降, 降低了风机的功耗,节约了系统运营成本;设置于水平段的双波纹柔性胀缩节有效吸收了 立式转向连接烟道的胀缩,有效提高了系统变工况运行的适应性;烟气流流出所述立式转 向连接烟道时,设置于烟气流出口转向段的导流装置组织起有效的烟气流动力场,大大提 高了系统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开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中:1.烟道本体,2.烟气输入段,3.烟气输出段,4.柔性胀缩节,5.检查孔装置, 6.绝热保温层,7.导流装置,8.弧形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 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这种立式转向连接烟道,包括烟道本体1,烟道本体1为U形 结构,烟道本体1的水平段一端设置有烟气输入段2,另一端设置有烟气输出段3;所述烟道 本体1的水平段设置有柔性胀缩节4,两端外侧设置有检查孔装置5;所述烟道本体1内侧壁 设置有绝热保温层6,烟气流进口转向段9及烟气流出口转向段10设置有导流装置7。
所述柔性胀缩节4为双波纹型结构。
所述导流装置7由二片以上弧形导流板8互相平行设置排列构成。
烟气经烟气输入段2进入烟道1,在烟道1烟气流进口转向段9处经由弧形导流板8 构成的导流装置7完成烟气从竖直方向流动到水平方向流动的转变;烟气水平流动后,在烟 道1烟气流出口转向段10处经由弧形导流板8构成的导流装置7完成烟气从水平方向流动到 竖直方向流动的转变;后经烟气输出段3流出烟道1,实现烟气流的转向。
上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而不是作为对前述实用新型目的和所附权利要求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凡是依据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 新型技术和权利保护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九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99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数字厨房油烟温度控制器
- 下一篇:用于发动机燃料控制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