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车装备的操作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7111.1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5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波;韩进;盛永明;顾晓峰;林来顺;陈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33/00 | 分类号: | B25B33/00;B60C2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赵红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备 操作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工具,具体来说是一种配套在机动车辆上服务于随车装备的操作工具。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特别是各式各样家用轿车的广泛使用,使得车辆配套的随车工具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日新月异,新车型的改进也不断要求随车工具的创新研发,例如常见的汽车备胎一般被置于车辆的后备箱中,占用着汽车尾厢有限的空间,尤其是一些底盘较高的越野车,以往常见有将备用轮胎悬挂在汽车外部的后方,这在今天人们的审美观中尚有欠缺。致力于汽车车型研发的工程师们通过新型车辆的三维造型,已成功地将备用轮胎藏放在后备箱下方的底盘部位,并增设一小巧的备胎升降装置,借助于接杆式的操作工具深入车辆内部,实施对备用轮胎的取出与收纳,这也就提出了对配套工具中原有操作工具重新设计的需求:一是加长型手柄的设计,必须强化接杆间的联接定位及锁紧的可靠性,二是实施方案的连接手柄应通用于对随车千斤顶升降和更换轮胎的操作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有关车辆对备用轮胎的重新随车定位所引发的对备胎升降装置的操作工具的设计以及对原随车配套千斤顶多节操作手柄联接部位定位、锁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考量,涉及所述备用轮胎升降装置及千斤顶操作工具的设计工程师们经过反复论证,借助CAD辅助设计中的三维建模技术,确认以非圆形的异型管的成型方式,来改变传统操作工具的多杆联接结构,达到适应所配车辆技术含量的提高,又使配套操作工具满足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制造及使用要求,实现随车工具产品的转型升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随车装备的操作工具,包括带钩手柄、双接头延伸杆、轮胎扳手,其特征是:在带钩手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活接钩和第二异型外接头;在双接头延伸杆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异型孔内接件和第一异型外接头;在轮胎扳手的中部设有轮胎扳手异型定位孔;双接头延伸杆的第一异型外接头分别与轮胎扳手异型定位孔和另一件相同结构要素的双接头延伸杆的异型孔内接件实施间隙配合并锁定;双接头延伸杆的异型孔也实施与备用轮胎升降装置外接端头的定位和锁定;带钩手柄组合双接头延伸杆、轮胎扳手,实施将活接钩与剪式千斤顶的千斤顶动力螺杆活接孔的连接。
其中,带钩手柄下端段的第二异型外接头与双接头延伸杆下端段的第一异型外接头具有相同的几何结构要素。
其中,所述的第二异型外接头上设有异型外接头端面,并沿带钩手柄的外圆柱面的母线设有第一凸缘段和第二凸缘段。
其中,所述的第一凸缘段和第二凸缘段分别与带钩手柄的外圆柱面相贯形成圆滑的第一凸缘段轴肩和第二凸缘段轴肩。
其中,双接头延伸杆上端段上依托圆钢管基材,加工形成异型孔内接件,且与基材圆钢管内壁形成异型孔过渡段曲面。
其中,在异型孔内接件两侧分别对称地设置了平行于轴心线的内接件第一内凹段和内接件第二内凹段,并在异型孔内形成内接件第一内凹段螺旋台肩面、内接件第二内凹段螺旋台肩面。
其中,第二异型外接头进入异型孔内接件的异型孔后,顺时针旋转带钩手柄,第一凸缘段轴肩与内接件第一内凹段螺旋台肩面吻合并可在a位置与b位置之间作相对滑移,逆时针旋转带钩手柄,第二凸缘段轴肩与内接件第二内凹段螺旋台肩面吻合并可在c位置与d位置之间作相对滑移,实施异型外接头端面与异型孔过渡段曲面的接合或松开。
其中,带钩手柄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至第一凸缘段轴肩与内接件第一内凹段螺旋台肩面脱离、第二凸缘段轴肩与内接件第二内凹段螺旋台肩面脱离,带钩手柄的第二异型外接头与异型孔实施轴向移动的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巧妙地组合各随车装备的操作工具,并以“异型孔”同“异型外接头”定位锁紧的接头连接方式优化了操作工具的性价比,其较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突显了该类随车配套工具的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实施例的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钩手柄与双接头延伸杆的串接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是在图1基础上达到带钩手柄与双接头延伸杆连接的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3所示是指在图2的“C-C”剖视位置,带钩手柄顺时针转动至死点位置时异型孔内接件与第二异型外接头的相对位置放大的剖视图;
图4是指在图3呈现的异型孔内接件与第二异型外接头的相对位置时,在“B-B”剖视位置放大的剖视图;
图5所示是指在图2的“C-C”剖视位置,带钩手柄逆时针旋转至死点位置时异型孔内接件与第二异型外接头的相对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市通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7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轨道滑轨自动纠偏机构
- 下一篇:一种弹簧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