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822.7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7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周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47/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废弃 材料 系统 底料下料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板系统,都是采用采购的原料来制板,需要一定的采购成本,但并没有一种针对建筑废弃材料回收利用的制板系统。例如建筑余留的煤渣、木屑等固态废弃材料,往往都是被丢弃,不再回收利用,并未实现回收再利用。
而且现有的制板系统中的下料装置都是出料口正对模具,未经其他装置缓冲,下料距离较短,无缓冲距离,导致下料过程难以控制。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下料装置都是出料口正对模具,未经其他装置缓冲,下料距离较短,无缓冲距离,导致下料过程难以控制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其中,包括:
料斗;
设置在所述料斗顶端的入料口;
设置在所述料斗底端的出料口;
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料口处的、用于检测中料的下料流量的流量传感器;
设置在所述料斗上、位于所述入料口下方、且距所述入料口0.18m处、与所述流量传感器电连接的电磁阀;
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下方的、用于接收由出料口流出的混合材料、并导向流动至模具的斜斗;
所述斜斗位于所述料斗中心线的右侧、且与所述料斗中心线的夹角为60-65度。
所述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其中,所述出料口的截面为圆形。
所述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其中,所述出料口的半径为1.5-2.0m。
所述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其中,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型号为SZLDE-C插入式智能电磁流量计。
所述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其中,所述电磁阀的型号为ZBSF。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通过在所述出料口下方固定设置一用于接收由出料口流出的混合材料、并导向流动至模具的斜斗,使得混合材料的下料距离增长,缓冲距离增大,下料过程更易控制。同时,当出料口发生堵塞时,可关闭电池阀停止继续出料,待疏通后继续打开电池阀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固态废弃材料制板系统的底料下料口装置包括:
料斗100;
设置在所述料斗顶端的入料口110;
设置在所述料斗底端的出料口120;
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料口120处的、用于检测底料的下料流量的流量传感器130;
设置在所述料斗100上、位于所述入料口110下方、且距所述入料口110的0.18m处、与所述流量传感器130电连接的电磁阀140;
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料口120下方的、用于接收由出料口120流出的混合材料、并导向流动至模具的斜斗200;
所述斜斗200位于所述料斗100中心线的右侧、且与所述料斗100中心线的夹角为60-65度。
当将以煤渣、木屑等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及建筑垃圾为原料时,需先将其废碎成粉末状,然后与具有粘合功能的无机胶凝材料充分混合并搅拌,最后通过下料口装置将混合材料注入模具。下料时,需通过流量传感器130实时监控其下料流量,并通过斜斗200来增大下料行程,实现充分缓冲,以确保平缓下料。同时,当出料口发生堵塞时,可关闭电池阀停止继续出料,待疏通后继续打开电池阀出料。
与中料的下料口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底料对准模具的方向与中料的相对称,即所述斜斗200位于所述料斗100中心线的右侧、且与所述料斗100中心线的夹角为60-65度。在中料的下料口装置中,所述斜斗位于所述料斗中心线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卓达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