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螺旋式牛筋面自动送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6800.0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7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马鸿雁;皇甫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朱屯米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6 | 分类号: | B65G65/46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母秉臣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牛筋 自动 送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筋面自动送料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螺旋式牛筋面自动喂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制作牛筋面时所用的面料大体上分为两种,即絮状面料和团状面料。由于团状面料在放入送料机前比絮状面料多一道醒面工序,因此制作出的牛筋面味道和口感要比用絮状面料制作出的牛筋面好很多;然而目前市面上在制作牛筋面时所用的牛筋面自动送料机多为单螺旋式,即料斗内只有一个螺旋送料杆,单螺旋式牛筋面自动送料机只能输送絮状面料,而无法输送筋度较高的团状面料,这就造成了现有的牛筋面生产厂均用絮状面料加工生产牛筋面,其味道和口感非常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输送团状面料的双螺旋式牛筋面自动送料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螺旋式牛筋面自动送料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料斗,在所述料斗内设置有由动力源驱动的带有螺旋叶片的输送杆,所述料斗的下部为倒锥形结构,在所述料斗下方设置有搅拌输送腔室,所述搅拌输送腔室通过开设于料斗底部的下料口与料斗相连通;所述输送杆为并排设置于所述搅拌输送腔室内相向运动的内输送杆和外输送杆,所述内、外输送杆上的螺旋叶片旋向相反且对称间隙设置;与所述内、外输送杆上螺旋叶片的输送末端相对应的搅拌输送腔室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
所述搅拌输送腔室的侧壁为弧形结构,所述内、外输送杆的螺旋叶片与搅拌输送腔室的弧形侧壁间隙设置,所述下料口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搅拌输送腔室的宽度。
所述动力源包括设置在内输送杆或外输送杆上由电机带动的主动轮,所述外输送杆或内输送杆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动轮相啮合的从动轮。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轻松输送团状面料。在料斗下方设置与其相连通的搅拌输送腔室,并在搅拌输送腔室内并排设置相向运动的内、外输送杆,通过旋向相反且对称间隙设置于内、外输送杆上的螺旋叶片,使团状面料受到相向挤压的力,从而轻松带动团状面料向出料口方向移动,实现用团状面料来生产牛筋面的机械化送面过程,经过醒面后的团状面料生产出的牛筋面其口感和味道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料斗和搅拌输送腔室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螺旋式牛筋面自动送料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料斗2,在料斗2内设置有由动力源驱动的带有螺旋叶片的输送杆,料斗2的下部为倒锥形结构,在料斗2下方设置有搅拌输送腔室3,搅拌输送腔室3通过开设于料斗2底部的下料口4与料斗2相连通;输送杆为并排设置于搅拌输送腔室3内相向运动的内输送杆5和外输送杆6,内输送杆5和外输送杆6位于下料口4正下方,内输送杆5和外输送杆6上的螺旋叶片旋向相反且对称间隙设置,旋向相反的螺旋叶片在工作时可对团状面料进行挤压,实现团状面料的输送;与内输送杆5和外输送杆6上螺旋叶片的输送末端相对应的搅拌输送腔室3底壁上开设有出料口7。在内输送杆5上设置有主动轮8,在外输送杆6上设置有与主动轮8相啮合的从动轮9,与主动轮8同轴设置有链轮10,电机通过链条驱动链轮10转动,主动轮8跟随链轮10一同转动,与主动轮8相啮合的从动轮9在主动轮8的带动下转动,实现内输送杆5和外输送杆6的相向运动(主动轮8也可设置在外输送杆上)。
为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能源消耗,搅拌输送腔室3的侧壁为弧形结构,内输送杆5和外输送杆6的螺旋叶片与搅拌输送腔室3的弧形侧壁间隙设置,使团状面料更容易被内输送杆5和外输送杆6上的螺旋叶片向出料口方向挤压,保证团状面料不粘于搅拌输送腔室3的侧壁上;同时,下料口4的开口宽度小于搅拌输送腔室3的宽度,避免了料斗2内的团状面料与螺旋叶片大面积接触,从而减小螺旋叶片在工作过程中与团状面料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朱屯米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朱屯米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6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织物边带打卷装置
- 下一篇:脱硫上料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