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保护吸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5941.0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6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美西联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10 | 分类号: | E03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9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保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卫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保护吸污装置。
背景技术
吸污车是用于收集、中转清理运输污泥、污水,避免二次污染的新型环卫车辆,吸污车可自吸自排,总做速度快,容量大,运输方便,适用于收集运输泥浆、原油等液体物质,吸污车通过真空泵的吸力对所需要特体进行抽吸、装运和排卸。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环卫吸污车在工作时,首先通过污水管在真空泵的吸力下,使得污水沿污水管流入到吸污车车箱内;但需要两个人协调对吸污车进行操作,工作人员操作污水管进行吸污的同时,还需要有人实时对车箱进行观测,而真空泵位于车箱侧壁,吸入的污水需先经过真空泵再传导进车箱内部,当车箱内部空间已经装满污水无法再进入时,此时真空泵仍在做功产生吸力就会使污水倒流进真空泵内导致真空泵损毁,不仅浪费了人力还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卫吸污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保护吸污装置,包括车体和车体上的真空泵,所述车体内部包括设有污水腔和设备腔,所述车体侧壁设有与污水腔连接的吸污口,所述真空泵位于设备腔内,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当污水腔内的污水增多时产生形变的承重板、位于承重板上的距离传感器和用于感应承重板上距离传感器的触碰件,所述真空泵上设有响应于距离传感器以控制真空泵的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被真空泵从吸污口吸进污水腔内,当污水腔装满导致车体重量变重,此时位于车体底部的承重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位于车体底部的触碰件相对于距离传感器之间距离缩短,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触碰件并传输信号到电磁阀,由电磁阀控制进气,真空泵因电磁阀的进气导致真空环境失效,停止产生吸力进而吸污结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触碰件位于承重板上方且呈“L”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碰件不与距离传感器发生直接接触,同时触碰件位于距离传感器的上方,当触碰件因车体变重导致下压时,为了避免触碰件因距离传感器位于其正下方导致阻挡,触碰件与距离传感器发生碰撞进而导致距离传感器损坏,于是触碰件与距离传感器为竖直方向错位设置,避免发生碰撞的同时又不会影响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触碰件为“L”型可以在保证其顶端与车体连接的同时,其弯折处能够增大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车体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污水腔底部设置有穿过车体与电机配合的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室是用于存放吸入的污水,由于污水的杂物较多所以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沉淀物,当对污水室进行清洗时会十分繁琐,需要不断用清水进行冲刷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从而在污水室底部设置有穿过污水室与车体底部电机配合的转轴,转轴另一端位于污水室内并在其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桨,在吸污的同时不断搅拌致使沉淀物无法沉淀,从而有效的对污水室进行清洁更会节省大量水资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吸污口设置有与其活动连接的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口设置有锁环,所述吸污口设置有锁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水管与吸污口在连接之后,为了防止因电机的震动或通水管的拉伸导致通水管与吸污口产生脱离,在吸污过程中通水管深入污水井内,随着时间的增加导致通水管也必须做相应的加长,于是就会在吸污过程中产生拉伸力,为了防止通水管与吸污口之间的脱离,在通水管口处设置了锁环用于挂接在吸污口的钩型件上,更可以防止因通水管的脱落而掉入进污水井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吸污口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通水管周缘设置有用于插入凹槽内的凸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凸棱为橡胶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水管与吸污口连接时,通水管周缘的凸起可以嵌入进车体的吸污口凹槽内,可以更好的相互连接,凸棱为橡胶材质可以有弹性的嵌入进凹槽之内,同时还可以防止污水从通水管与吸污口的接触部渗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车体侧壁设置有清洗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清洗口靠近侧壁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清洗口与污水口位于同一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污水腔底部设置有朝向清洗口的倾斜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美西联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美西联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5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嘴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RGB变彩LED灯自动校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