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4177.5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6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魏秀峰;孙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昶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56 | 分类号: | F16D3/56;F16D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2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联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 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机器运转时两轴不能分离,只有机器泊 车并将联接拆开后,两轴才能分离。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 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 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动力机大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 机相联接,是机械产品轴系传动最常用的连接部件。20世纪后期国内 外联轴器产品发展很快,在产品设计时如何从品种甚多、性能各异的各 种联轴器中选用能满足机器要求的联轴器,对多数设计人员来讲,始终 是一个困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联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联轴器,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 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设有第一中间体、第二中间体;所述第一 中间体与第一连接体之间设有第一缓冲片,所述第二中间体与所述第二 连接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片,所述第一中间体与所述第二中间体之间设 有第三缓冲片;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第一径向缝,所述第二连接体上 设有第二径向缝以及轴向缝;所述轴向缝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直 径相同,所述轴向缝与所述第二径向缝相通,所述第二径向缝与所述轴 向缝相垂直,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体分成两个独立体,所述两个独立体通 过螺杆连接。
所述轴向缝的中心位于所述联轴器的轴孔中心。
所述第一缓冲片、第二缓冲片、第三缓冲片结构相同,通过螺杆安 装固定。
所述第一缓冲片、第二缓冲片、第三缓冲片为圆形片,所述圆形片 上均匀设置有限位安装孔。
连接所述两个独立体的螺杆安装在预制的沉头孔中连接所述两个 独立体。
本实用新型联轴器,通过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 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设有第一中间体、第二中间 体;所述第一中间体与第一连接体之间设有第一缓冲片,所述第二中间 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片,所述第一中间体与所述第二 中间体之间设有第三缓冲片;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第一径向缝,所述 第二连接体上设有第二径向缝以及轴向缝;所述轴向缝的长度与所述第 二连接体的直径相同,所述轴向缝与所述第二径向缝相通,所述第二径 向缝与所述轴向缝相垂直,并将所述第二连接体分成两个独立体,所述 两个独立体通过螺杆连接,使得该联轴器形成组装式结构,方便制造, 且增大了扭矩的范围,可以满足加长联轴器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 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一种联轴器,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连接体1与第二连 接体2;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设有第一中间体3、第 二中间体4;所述第一中间体与第一连接体之间设有第一缓冲片5,所 述第二中间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设有第二缓冲片8,所述第一中间 体与所述第二中间体之间设有第三缓冲片7;所述第一连接体上设置第 一径向缝9,所述第二连接体上设有第二径向缝10以及轴向缝12;所 述轴向缝12的长度与所述第二连接体2的直径相同,所述轴向缝与所 述第二径向缝相通,所述第二径向缝10与所述轴向缝12相垂直,并将 所述第二连接体分成两个独立体,包括两个独立体11,所述两个独立 体通过螺杆连接。
其中,所述轴向缝的中心位于所述联轴器的轴孔中心。
所述第一缓冲片、第二缓冲片、第三缓冲片结构相同,通过螺杆安 装固定。
所述第一缓冲片、第二缓冲片、第三缓冲片为圆形片,所述圆形片 上均匀设置有限位安装孔。
其中,连接所述两个独立体的螺杆安装在预制的沉头孔13中连接 所述两个独立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昶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昶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4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360°环幕影院系统
- 下一篇:光影衍射全息影像系统及其成像方法